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后面题。(7分)郊行王安石柔桑采尽绿阴稀,芦箔[注]蚕成密茧肥。聊向村家问风俗,如�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后面题。(7分)郊行王安石柔桑采尽绿阴稀,芦箔[注]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后面题。(7分)郊行王安石柔桑采尽绿阴稀,芦箔[注]蚕成密茧肥。聊向村家问风俗,如�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后面题。(7分)
郊行
王安石
柔桑采尽绿阴稀,芦箔[注]蚕成密茧肥。
聊向村家问风俗,如何勤苦尚凶饥?
[注]芦箔:养蚕器具,用芦苇编织成的席子或筛子,蚕可在上面吐丝织茧。
小题1:请对“柔桑采尽绿阴稀”中的“稀”字作赏析。(3分)
答:                                                                         
                                                                            
小题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稀”字写出了桑叶被采摘后树阴稀疏的特点,它与“尽”、“密”、“肥”相照应,暗示了蚕农的丰收。
小题2:运用对比手法,农民大获丰收,却仍然饥荒,表达出诗人对劳动人民悲惨遭遇的同情和对剥削者的愤慨(对统治者的不满)。


小题1:
试题分析:此类是属于考查炼字的题,分析时可以从以下几步入手:①理解该字在句中的意思;②看是否运用了修辞手法;③看该字的运用起了什么作用。然后在结合着诗歌的具体语境进行理解。从“尽”可知,“稀”在诗句中是稀疏的意思,与“肥”相照应,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蚕农的丰收。
小题2:
试题分析:一些常用的诗歌表现手法,如想象、联想、类比、象征、烘托、对比、渲染、修辞手法、借景抒情、衬托等等。在答题时,要反复品读词,整体感悟词的意境,找到一些关键词来理解表现手法的运用技巧。前两句蚕农的丰收,与后两句的饥荒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对统治者剥削压迫百姓的不满之情。
看了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后面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于谦的诗《石灰吟》,回答问题: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020-06-11 …

阅读古诗《石灰吟》,阅读古诗《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  2020-06-21 …

阅读明代爱国诗人于谦的诗《石灰吟》,回答问题: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  2020-06-21 …

郊原晓绿初经雨的全诗郊原晓绿初经雨  2020-06-22 …

阅读小诗礁石,完成下面的问题.1.小诗吟咏了--------------的礁石.2.小诗的寓意是赞  2020-07-02 …

阅读明代爱国诗人于谦的诗《石灰吟》,回答问题: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  2020-07-03 …

补写出下列句中空缺的部分。(1)《诗经》以托物起兴的写法著称,《关雎》中的诗句“关关雎鸠”以鸟的鸣  2020-07-03 …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在诗中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另一说,用桑叶茂盛  2020-12-07 …

一道阅读题“他们全是南斯拉夫著名的演员和音乐家.”莫马指着几个走向扩音器的人对我说.雨下得更大了.乐  2020-12-22 …

杜甫在自叹失意之作《曲江三章》中写道:“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地名)幸有桑麻田,故将移往南山边。”诗  2021-0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