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诫子书读后感求诸葛亮的诫子书的读后感一篇,谢谢!
题目详情
诫子书读后感
求诸葛亮的诫子书的读后感一篇,谢谢!
求诸葛亮的诫子书的读后感一篇,谢谢!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这既是诸葛亮一生经历的总结,更是对他儿子的要求.在这里诸葛亮用的是“双重否定”的句式,以强烈而委婉的语气表现了他对儿子的教诲与无限的期望.用现代话来说:“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平静安详全神贯注的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运用了《逻辑学》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来强调他要表达的“淡泊以明志,宁静而志远”.这是一句富含哲理的话.这同“要想取之,必先与之”,“欲达目的,需先迂回曲折”的道理一样,现在的“淡泊”、“宁静”求清净,不想有什么作为,而是要通过学习“明志”,树立远大的志向,待时机成熟就可以“致远”,轰轰烈烈干一番事业.
“淡泊”是一种古老的道家思想,《老子》就曾说“恬淡为上,胜而不美”.后世一直继承赞赏这种“心神恬适”的意境,如白居易在《问秋光》一诗中,“身心转恬泰,烟景弥淡泊”.他反映了作者心无杂念,凝神安适,不限于眼前得失的那种长远而宽阔的境界.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运用了《逻辑学》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来强调他要表达的“淡泊以明志,宁静而志远”.这是一句富含哲理的话.这同“要想取之,必先与之”,“欲达目的,需先迂回曲折”的道理一样,现在的“淡泊”、“宁静”求清净,不想有什么作为,而是要通过学习“明志”,树立远大的志向,待时机成熟就可以“致远”,轰轰烈烈干一番事业.
“淡泊”是一种古老的道家思想,《老子》就曾说“恬淡为上,胜而不美”.后世一直继承赞赏这种“心神恬适”的意境,如白居易在《问秋光》一诗中,“身心转恬泰,烟景弥淡泊”.他反映了作者心无杂念,凝神安适,不限于眼前得失的那种长远而宽阔的境界.
看了 诫子书读后感求诸葛亮的诫子书...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问谁有诫子书的读后感谁看过诸葛亮的《诫子书》那里有读后感 2020-04-25 …
诸葛亮的〈诫子书〉哪有拼音版的? 2020-05-15 …
在诫子书里诸葛亮提出了怎样的告诫还有对“非学无以广才,非智无以成学”的理解.你从短文中得到什么启发 2020-06-09 …
诸葛亮的《诫子书》阅读答案(原文略)1.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是()A.非淡泊无以明志(淡泊:不计 2020-06-18 …
悄悄的告诫阅读答案《悄悄的告诫》阅读答案1文章主要写了哪两件事2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 2020-06-18 …
诸葛亮的《诫子书》中:夫、俭、泊的读音分别是什么 2020-06-20 …
《出师表》中诸葛亮借古鉴今,通过点评前朝得失告诫后主刘禅的两句是“,”。 2020-07-07 …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告诫后主刘禅要“深追先帝遗诏”,“遗诏”中有两句话表明了先主刘备对“善”“恶” 2020-07-23 …
《出师表》中诸葛亮借古鉴今,通过点评前朝得失告诫后主刘禅的两句是“,”。 2020-07-23 …
儿子21号上午11点19分出生选个名字姓王远(出自诸葛亮的《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 2020-1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