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文言文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
题目详情
文言文阅读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下)(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译文:___
②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译文:___
(3)为了证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论点,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4)本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与《曹刿论战》中“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蕴含的观点有相同之处。其相同之处是什么?你从中获得的最大启示是什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下)(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亲戚畔之 | 畔: | ___ |
②攻亲戚之所畔 | 亲戚: | ___ |
③委而去之 | 去: | ___ |
④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域: | ___ |
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译文:___
②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译文:___
(3)为了证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论点,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4)本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与《曹刿论战》中“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蕴含的观点有相同之处。其相同之处是什么?你从中获得的最大启示是什么?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实词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
①句意为: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畔:“叛”,背叛.
②句意为: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亲戚:内外亲属.
③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去:离开.
④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界:限制.
(2)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①句中重点词有:天时:包括时令、气候,乃至政治形势等非人力所能及的条件.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人和:指作战中的人心有所向,内部团结.
句意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②句中重点词有:得道:者实施“仁政”的君主.者,…的人,此处特指君主.道,正义.下同.失道者:不实施“仁政”的君主.寡:少.
句意为: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3)本题考查议论方法的使用,解答时要熟知议论方法的种类并能结合具体文章加以辨析.文章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举例论证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还将得道者和失道者进行对比,得出得道者多助.
(4)本题考查文言文主旨的对比理解,解答本题时要理解两篇文言文的意思,领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区分两篇文言文主旨的差异.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强调人和的重要性,人和就要得道,得道的君主就要施行仁政,施行仁政就是为了取得民心.《曹刿论战》可以一战的原因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这也是取信于民的做法.所以两篇文章都强调了人心向背的重要性.现在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想把祖国建设的更加富强,也要关注民生,把民生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答案:
(1)①通“叛”,背叛 ②内外亲属 ③离开 ④限制
(2)①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②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说明:每小题(1分),意近即可.
(3)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类比论证(道理论证).说明:答对两种即可得满分.
(4)相同之处:两句话都强调了人心向背的重要性.启示只要围绕人心向背来谈.说明:每问(1分),符合题意即可.
①句意为: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畔:“叛”,背叛.
②句意为: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亲戚:内外亲属.
③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去:离开.
④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界:限制.
(2)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①句中重点词有:天时:包括时令、气候,乃至政治形势等非人力所能及的条件.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人和:指作战中的人心有所向,内部团结.
句意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②句中重点词有:得道:者实施“仁政”的君主.者,…的人,此处特指君主.道,正义.下同.失道者:不实施“仁政”的君主.寡:少.
句意为: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3)本题考查议论方法的使用,解答时要熟知议论方法的种类并能结合具体文章加以辨析.文章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举例论证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还将得道者和失道者进行对比,得出得道者多助.
(4)本题考查文言文主旨的对比理解,解答本题时要理解两篇文言文的意思,领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区分两篇文言文主旨的差异.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强调人和的重要性,人和就要得道,得道的君主就要施行仁政,施行仁政就是为了取得民心.《曹刿论战》可以一战的原因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这也是取信于民的做法.所以两篇文章都强调了人心向背的重要性.现在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想把祖国建设的更加富强,也要关注民生,把民生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答案:
(1)①通“叛”,背叛 ②内外亲属 ③离开 ④限制
(2)①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②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说明:每小题(1分),意近即可.
(3)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类比论证(道理论证).说明:答对两种即可得满分.
(4)相同之处:两句话都强调了人心向背的重要性.启示只要围绕人心向背来谈.说明:每问(1分),符合题意即可.
看了 文言文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思想的战例1.中国近代2.海外要求:体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将天时地利 2020-05-13 …
何为不良地基?何为不良地质条件?1,何为不良地基?何为不良地质条件?2,不良地基和软弱地基有何共同 2020-05-17 …
为什么物体受地球给的万有引力,却不饶地心转,非要分出一个力绕地轴转?地球就是让我们不离开地面,那我 2020-05-17 …
用长30cm宽20cm地6快长方形地砖,能否不重不漏地拼成一个正方形(不能切割地砖)?如果能,请画 2020-05-20 …
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很大.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水、热、光等气候条件,再配合各地不同的地形、土壤、 2020-06-11 …
12.本文得出的结论是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B.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本文得出的结论是:A 2020-06-12 …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但是感觉不到地球自转,原因是()A.地球在运动,人没有运动B.人随地球一起运动, 2020-06-14 …
家住北京的墨墨晚上给远在纽约的舅舅打电话,发现那边正是上午.造成同一时刻不同地区时间不同的原因是( 2020-07-07 …
电冰箱常使用三孔插座和三脚插头,把外壳与大地连接起来,这是因为A.不接地线,会浪费电B.不接地线,冰 2020-12-05 …
一道地理题1.下列关于地方时的说法,正确的是()①经度相同的地方,地方时也相同②经度不同的地方,地方 2020-12-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