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古诗文阅读甲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题目详情
古诗文阅读
【甲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选自《孟子》两章)
【乙文】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选自《曹刿论战》)
(1)对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 一项是___
(2)下列句中划线词语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___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___
②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___
(4)运用文中原话回答下列问题。
①“齐师伐我,公将战”时,曹刿为什么要见鲁庄公?___
②“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的原因是什么?___
(5)甲、乙两文中都谈到了决定战争胜负的条件,相同的条件是什么?
(6)你认为曹刿在军事方面的见解和孟子在政治方面的思想对我们今天治国有什么现实意义?你有什么好的建议(请写出2条好的建议)?
【甲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选自《孟子》两章)
【乙文】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选自《曹刿论战》)
(1)对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 一项是___
A.环而/攻之而不胜 | B.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
C.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 D.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
A.(1)虽不能察,必以情 | (2)虽杀臣,不能绝也 |
B.(1)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 (2)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
C.(1)登轼而望之 | (2)夫环而攻之 |
D.(1)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 (2)既克,公问其故 |
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___
②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___
(4)运用文中原话回答下列问题。
①“齐师伐我,公将战”时,曹刿为什么要见鲁庄公?___
②“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的原因是什么?___
(5)甲、乙两文中都谈到了决定战争胜负的条件,相同的条件是什么?
(6)你认为曹刿在军事方面的见解和孟子在政治方面的思想对我们今天治国有什么现实意义?你有什么好的建议(请写出2条好的建议)?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A.环而攻之/而不胜;B.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C.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正确;D.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故选C.
(2)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一词多义的问题.要注意平时区别记忆.做此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A即使;B代词\助词;C表顺承;D代词;故选B.
(3)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做该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义为辅.
①中重点词语有虽:即使;句意为: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一定按照实情处理.
②中重点词语有然:这样;句意为:这样还不能取得胜利,这是有利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的地理环境..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即可.①“齐师伐我,公将战”时,曹刿为什么要见鲁庄公?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②“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的原因是什么?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即可.甲、乙两文中都谈到了决定战争胜负的条件,相同的条件是围绕人民的作用来谈.政治上取信于民、以民为本、施行仁整、得民心等.
(6)此题考查的是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的.属于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设想合理即可.
答案:
(1)C
(2)B
(3)①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一定按照实情处理.
②这样还不能取得胜利,这是有利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的地理环境.
(4)①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②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5)围绕人民的作用来谈.政治上取信于民、以民为本、施行仁整、得民心等.
(6)能围绕以人为本,走群众路线,紧密联系群众得到群众的支持等方面来谈.建议:为老百姓办实事;维护老百姓利益;广泛征求老百姓的意见建议等. (言之有理即可)
(2)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一词多义的问题.要注意平时区别记忆.做此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A即使;B代词\助词;C表顺承;D代词;故选B.
(3)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做该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义为辅.
①中重点词语有虽:即使;句意为: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一定按照实情处理.
②中重点词语有然:这样;句意为:这样还不能取得胜利,这是有利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的地理环境..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即可.①“齐师伐我,公将战”时,曹刿为什么要见鲁庄公?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②“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的原因是什么?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即可.甲、乙两文中都谈到了决定战争胜负的条件,相同的条件是围绕人民的作用来谈.政治上取信于民、以民为本、施行仁整、得民心等.
(6)此题考查的是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的.属于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设想合理即可.
答案:
(1)C
(2)B
(3)①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一定按照实情处理.
②这样还不能取得胜利,这是有利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的地理环境.
(4)①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②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5)围绕人民的作用来谈.政治上取信于民、以民为本、施行仁整、得民心等.
(6)能围绕以人为本,走群众路线,紧密联系群众得到群众的支持等方面来谈.建议:为老百姓办实事;维护老百姓利益;广泛征求老百姓的意见建议等. (言之有理即可)
看了 古诗文阅读甲文天时不如地利,...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利比亚的气候环境利比亚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消费水平、风俗习惯等 2020-06-14 …
急急急,高一地理。大家帮帮忙。1980年以后的人口迁移对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哪些有利影响1980年 2020-07-23 …
下图所示的生产模式最可能适用的地区及其优点是A.东北森林地区;利于林区经济发展B.西北沙漠地区;利 2020-07-31 …
(2004•盐城)6月5日是“世界环境保护日”,为保护好我市的沿海滩涂、湿地,你认为下列建议中不合理 2020-11-12 …
下列关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要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B.禁止利用就是最好的保护 2020-11-23 …
根据土地的利用情况,可以把土地资源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和未利用土地.阅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020-12-05 …
有关极地的保护与利用,说法正确的是()A.极地环境恶劣,不利于科研活动B.保护极地应禁止捕杀极地动物 2020-12-12 …
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从技术上看可以分为三种形式:直接循环再利用、机械循环再利用和化学循环再利用.请你用 2020-12-25 …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内地多家环保组织近日联合发布调查报告,指责苹果公司无视 2020-12-28 …
(1)产生创新思维的重要前提是:。(2)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3)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2021-02-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