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物理-->
所谓“测不准原理”,完全胡扯.世界上没有“测不准”,可以无限接近.测不准原理,所以成立,是因为要测量某一个微观粒子A的物理量,必然要用另一个粒子B作用它.比如测某个电子的运动轨迹,
题目详情
所谓“测不准原理”,完全胡扯.世界上没有“测不准”,可以无限接近.
测不准原理,所以成立,是因为要测量某一个微观粒子A的物理量,必然要用另一个粒子B作用它.比如测某个电子的运动轨迹,要用到光子不停地撞击这个电子,然后收集返回的光子,由此才能得到该电子的运动轨迹.测不准原理的缔造者们以为,测A粒子的物理量,在用B作用A的过程中,A的某些物理量必然要改变;粒子A的物理量x测得越是精确,另一个物理量y必然在B的作用过程中要改变,所以没法同时精确地测得x与y两个物理量.
上述就是测不准原理的缔造者们认为的测不准原理所以成立的理由.要测一个微观粒子A的几个物理量,肯定要用另外一个粒子B作用它我承认,B在作用A的过程中A的某些物理量必然要改变我也承认;但是我认为,随着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找到比光子静止质量更小,而速度与光子差不多的粒子,用这种粒子测量微观粒子A的x物理量,y的变化值将会很小,只要我们能够找到质量接近无限小的粒子,y的变化值就会趋于0.这样我们就能够同时精确地测得A的x与y两个物理量.
世界上没有不可知,只有未知;世界上没有测不准,我们可以无限接近真实值.
正如测一个人(相当于粒子微观粒子A)跑步的速度必须要用到超声波或者红外线(相当于粒子B)
测不准原理,所以成立,是因为要测量某一个微观粒子A的物理量,必然要用另一个粒子B作用它.比如测某个电子的运动轨迹,要用到光子不停地撞击这个电子,然后收集返回的光子,由此才能得到该电子的运动轨迹.测不准原理的缔造者们以为,测A粒子的物理量,在用B作用A的过程中,A的某些物理量必然要改变;粒子A的物理量x测得越是精确,另一个物理量y必然在B的作用过程中要改变,所以没法同时精确地测得x与y两个物理量.
上述就是测不准原理的缔造者们认为的测不准原理所以成立的理由.要测一个微观粒子A的几个物理量,肯定要用另外一个粒子B作用它我承认,B在作用A的过程中A的某些物理量必然要改变我也承认;但是我认为,随着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找到比光子静止质量更小,而速度与光子差不多的粒子,用这种粒子测量微观粒子A的x物理量,y的变化值将会很小,只要我们能够找到质量接近无限小的粒子,y的变化值就会趋于0.这样我们就能够同时精确地测得A的x与y两个物理量.
世界上没有不可知,只有未知;世界上没有测不准,我们可以无限接近真实值.
正如测一个人(相当于粒子微观粒子A)跑步的速度必须要用到超声波或者红外线(相当于粒子B)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楼主所说无限接近真实值,不还是说明结果不是真实值吗?测不准原理不是否定结果是错误的,而是说明我们测得的结果都是与真实值有误差的,即使误差无限小,可是仍然有.人类不可能做到没有误差,即使是光子也是有质量,只不过极小忽略不计了.那么测不准的一些误差也是可以忽略不计的.除非微观世界找到无法再分割的物质,不然人类的计算都是有误差的.但哲学告诉我们物质总可以再分.所以测不准将在很长时间有效,看不到它失效的时间.不过这不影响人类生活,宏观世界不需要考虑那么准确.
看了 所谓“测不准原理”,完全胡扯...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石油成品油计量取样的目的 是为了准确测量成品油的()。A、计量温度B、标准密度C、试验密度D、A和B 2020-05-31 …
根据ISO9000系列国际标准的定义,将产品质量保持在规定的质量水平上所需的有关费用就是质量成本。 2020-07-17 …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非洲大陆已探明的石油储量超过774亿桶,占世界已探明石油储量的7.4 2020-07-29 …
读表1,完成10~11题.读表1,完成10~11题.表1:中国主要自然资源数据表土地矿产耕地径流量森 2020-10-30 …
(2014•定州市一模)2013年“雾霾”成为年度关键词.到2013年底及2014年2月份全国最大的 2020-11-12 …
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在世界上的位次、我国人均量占世界人均量的比例表(见下表)自 2020-12-06 …
我国的文物古迹与自然景观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数量居世界的第() 2020-12-22 …
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在世界上的位次、我国人均量占世界人均量的比例表(见下表)自 2020-12-25 …
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在世界上的位次、我国人均量占世界人均量的比例表(见下表)自 2020-12-25 …
下列关于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密切了国际交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准备了物质 2021-0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