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易溶于水,易被氧化,能与碘反应.人体缺乏维生素C可能引发多种疾病.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它研究如下:(1)猜想:维生素C可能具有酸性?(2)实验方案:提供

题目详情
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易溶于水,易被氧化,能与碘反应.人体缺乏维生素C可能引发多种疾病.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它研究如下:
(1)猜想:维生素C可能具有酸性?
(2)实验方案:
提供试剂:维生素C片、蒸馏水、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氢氧化钠溶液、pH试纸.(实验仪器自选)
根据以上试剂,请你帮助他们设计出一种实验方案,并写出实验现象:
实验内容实验现象
______
(3)结论:维生素C有酸性.
根据维生素C的性质,判断下列物质中不能与维生素C反应的是______
A、金属铜        B、碳酸钙       C、锌粒           D铁粉
(4)某同学联想到西红柿等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放置时间长短是否对维生素C的含量产生影响,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I把新鲜西红柿和放置一周的西红柿分别捣碎,用纱布将汁液挤入两个烧杯中;
Ⅱ取两支盛有2ml蓝色碘的淀粉溶液的试管,分别滴加上述两种汁液,边加边振荡,直到蓝色刚好消失,记录滴数如下:
汁液新鲜西红柿的汁液放置一周的西红柿的汁液
滴数1220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你认为西红柿中维生素C含量高的是______.
②你从中得到的启示是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2)方案Ⅰ:如果向维生素C的水溶液中滴加石蕊试液时,石蕊试液变红色,能够说明维生素C具有酸性;故填:
实验内容实验现象
把维生素C片研碎,溶解在水中,滴入适量的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红色
方案Ⅱ:氢氧化钠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如果向滴有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维生素C后,酚酞试液变成无色,说明维生素C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进一步可以判断维生素C具有酸性;故填:
实验内容实验现象
把酚酞试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再把研碎的维生素C片放入氢氧化钠溶液中酚酞试液先变红色,后又变成无色
(3)维生素C显酸性,能和锌、铁、碳酸钙等反应,不能和铜反应.故填:A.
(4)VC能与碘反应,故VC能使蓝色碘的淀粉溶液褪色,在等量的蓝色碘的淀粉溶液中加入两种不同的西红柿液汁,如使溶液褪色,加入的西红柿液汁滴数越多,则汁液中含有维生素C的含量越低,西红柿中维生素C含量高的是新鲜西红柿的汁液;由实验可得,蔬菜、水果放置时间越长,维生素C含有越低,所以西红柿等蔬菜、水果应该食用新鲜的.
故答案为:
(2)方案Ⅰ:
实验内容实验现象
把维生素C片研碎,溶解在水中,滴入适量的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红色
方案Ⅱ:
实验内容实验现象
把酚酞试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再把研碎的维生素C片放入氢氧化钠溶液中酚酞试液先变红色,后又变成无色
(3)A.
(4)新鲜西红柿的汁液;西红柿等蔬菜、水果应该食用新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