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某实验小组在泡菜制作过程中每隔3至4天测一次亚硝酸盐的量,结果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变化mg/kg)腌制天数1号坛2号坛3号坛封坛前555
题目详情
某实验小组在泡菜制作过程中每隔3至4天测一次亚硝酸盐的量,结果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变化mg/kg)
(1)该实验小组是用______的方法大致估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配制提取泡菜中亚硝酸盐的提取剂的方法是:50g______和50g______溶解于100mL蒸馏水中,用盐酸调节pH值至______.
(2)关于亚硝酸盐含量测定的原理描述正确的是______.
A、重氮化→酸化→显色→比色 B、重氮化→酸化→比色→显色
C、酸化→重氮化→显色→比色 D、酸化→重氮化→比色→显色
(3)进行比色时,加完试剂后要静止15分钟后才能观察样品的颜色并比较,静止15分钟的原因是______.
(4)发酵过程中,1、2、3号坛亚硝酸盐的含量都有一个上升和下降的过程,上升的原因是______.
(5)1、2、3号坛封坛前亚硝酸盐的含量都是5mg/kg,但发酵过程中上升幅度有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变化mg/kg)
腌制天数 | 1号坛 | 2号坛 | 3号坛 |
封坛前 | 5 | 5 | 5 |
3 | 15 | 10 | 7 |
6 | 25 | 12 | 13 |
9 | 30 | 15 | 17 |
13 | 18 | 9 | 11 |
17 | 7 | 4 | 5 |
(2)关于亚硝酸盐含量测定的原理描述正确的是______.
A、重氮化→酸化→显色→比色 B、重氮化→酸化→比色→显色
C、酸化→重氮化→显色→比色 D、酸化→重氮化→比色→显色
(3)进行比色时,加完试剂后要静止15分钟后才能观察样品的颜色并比较,静止15分钟的原因是______.
(4)发酵过程中,1、2、3号坛亚硝酸盐的含量都有一个上升和下降的过程,上升的原因是______.
(5)1、2、3号坛封坛前亚硝酸盐的含量都是5mg/kg,但发酵过程中上升幅度有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由表可知,该实验小组是用比色法估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配制提取泡菜中亚硝酸盐的提取剂的方法是:50g氯化钡和50g氯化镉溶解于100mL蒸馏水中,用盐酸调节pH值至1.
(2)亚硝酸盐含量测定的原理:在盐酸酸化的条件下,亚硝酸和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显色后与标准显色液进行对比.故选:C.
(3)由于反应时间过短,显色不充分,会影响比色的准确性,最终影响实验结果,因此进行比色时,加完试剂后要静止15分钟后才能观察样品的颜色.
(4)开始坛内条件有利于某些杂菌(硝酸还原菌)的生存繁殖,使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因此发酵过程中,1、2、3号坛亚硝酸盐的含量都有一个上升过程.
(5)1、2、3号坛封坛前亚硝酸盐的含量都是5mg/kg,但发酵过程中上升幅度有差异,原因是杂菌污染程度与用盐量的不同.
故答案为:
(1)目测对比法(比色法) 氯化钡 氯化镉 1
(2)C
(3)反应时间过短,显色不充分,会影响比色的准确性,最终影响实验结果.(充分显色,确保比色的准确性,避免影响实验结果.)
(4)开始坛内条件有利于某些杂菌(硝酸还原菌)的生存繁殖,使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
(5)杂菌污染程度与用盐量的不同.
(2)亚硝酸盐含量测定的原理:在盐酸酸化的条件下,亚硝酸和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显色后与标准显色液进行对比.故选:C.
(3)由于反应时间过短,显色不充分,会影响比色的准确性,最终影响实验结果,因此进行比色时,加完试剂后要静止15分钟后才能观察样品的颜色.
(4)开始坛内条件有利于某些杂菌(硝酸还原菌)的生存繁殖,使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因此发酵过程中,1、2、3号坛亚硝酸盐的含量都有一个上升过程.
(5)1、2、3号坛封坛前亚硝酸盐的含量都是5mg/kg,但发酵过程中上升幅度有差异,原因是杂菌污染程度与用盐量的不同.
故答案为:
(1)目测对比法(比色法) 氯化钡 氯化镉 1
(2)C
(3)反应时间过短,显色不充分,会影响比色的准确性,最终影响实验结果.(充分显色,确保比色的准确性,避免影响实验结果.)
(4)开始坛内条件有利于某些杂菌(硝酸还原菌)的生存繁殖,使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
(5)杂菌污染程度与用盐量的不同.
看了 某实验小组在泡菜制作过程中每...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表是中国与美国、印度部分经济数据的比较(人均),因此我国当时需要()中国(1952年产量)美国(1 2020-04-07 …
必修4的书上有这么一句话:一个向量与一个轴上单位向量数量积等于这个向量在轴上正投影的数量.这句话怎 2020-05-14 …
小芳和小刚分别用下面的方法测量杯中水的质量.小芳把水倒入底面积是20平方厘米的圆柱形容器中,量得水 2020-06-12 …
写出下列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1)y=2x-3;(2)y=-2x²+1;(3)y=3/(1-x 2020-07-25 …
三角形ABC中,AB=4,BC=5,AC=6,求向量AB·向量BC+向量BC·向量CA+向量CA· 2020-08-02 …
1个西瓜的重量=4个菠萝的重量,1个菠萝的重量=4个梨的重量,1个西瓜的重量=个梨的重量. 2020-10-29 …
在一个塑料瓶中,分别装满已知密度的四种不同的液体,用天平分别测量质量,记录如下表液体密度g/cm³0 2020-11-02 …
4-4下列哪些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观点A:人民群众是创造社会历史的决定力量B: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 2020-11-24 …
填写方程中的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买2张桌子和4张椅子共用去1000元,每把椅子的售价是150元.每张桌 2020-12-21 …
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铜铁合金的组成,取20克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分4次加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 2020-1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