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法不可违:(13分)中学生陈某原本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自从认识了社会上一帮游手好闲的“朋友”后,逐渐无心学习,经常旷课,不完成作业。开始时,他还有些自责;后来便放

题目详情
法不可违:(13分)
中学生陈某原本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自从认识了社会上一帮游手好闲的“朋友”后,逐渐无心学习,经常旷课,不完成作业。开始时,他还有些自责;后来便放纵自己,曾因偷学校的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纪律处分。他非但没有接受教训,反而到社会上偷盗财物、参加赌博等。后来为了搞到钱到网吧游戏,他和另外两个“朋友”竟拦路抢劫。最终因抢劫被判有期徒刑。
(1)根据陈某的经历,写出一句名言警句、谚语或成语。(2分)
(2)指出陈某的哪些行为是违反纪律,哪些是一般违法,哪些是犯罪行为。(3分)
(3)从陈某的事例中,你有什么值得吸取的教训?(3分)
(4)陈某的违法犯罪经历给你哪些启示?(2分)
(5)你认为怎样做才能避免“陈某事件”再次发生?(3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等等。
(2)违纪:旷课,不完成作业,上网吧。一般违法:小偷小摸,偷盗财物,参加赌博。犯罪:抢劫。
(3)许多违法犯罪行为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我们要重视道德修养,“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自觉遵纪守法,谨慎交友,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
(4)①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②增强法制观念,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自觉抵制不良诱惑,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5)①知道法律规定的禁止行为,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②防患于未然,自觉纠正不良行为;③热情帮助有不良行为的同学。

本题主要考查预防违法犯罪的相关知识。通过阅读材料可以看出陈某结交了一些损友,产生了一些不良行为,由不良行为慢慢导致了违法犯罪。所以回答第(1)问时,可以联系他有小问题不悔改、逐步走上违法犯罪的过程来写名言警句,第(2)问违反纪律的行为是不遵守校规校纪,不按照作为学生的要求去做的行为,违法行为是违反了除刑法以外的法律,社会危害性较小的违法行为,犯罪是违反刑法、社会危害性较大、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据此可回答;回答第(3)问时,我们要吸取的教训是要避免沾染不良习气;回答第(4)问的启示时,根据要求是“违法犯罪的经历”,就要回答一般违法和犯罪的关系及怎样避免违法犯罪的知识;第(5)问相对综合,从道德、法律角度来要求自己去做。
看了 法不可违:(13分)中学生陈...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高一数学需要的基础知识由于初中的时候我数学学的很差初二初三基本是上没有学现在连最最基本的东西都不会  2020-05-13 …

小学一年级数学小猴乐乐到商店去买文具,他一边听售货员介绍各种文具,一边在心里算帐:我如果都买数学本  2020-07-28 …

宋代理学的核心思想是()A.天理是万物的本原,主宰万物B.仁学思想C.心性论思想D.人心是万物的本源  2020-11-02 …

中学生王某,小时因父母溺爱,经常顶撞父母.上学后无心学习,经常旷课、缺交作业,被学校给予记过处分。但  2020-11-02 …

宋明理学家中,有的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是“天理”;有的强调“慎思明辨,格物致知”,要设法“正君心”;  2020-11-05 …

初一学生李建,在学校既不认真听课,也不认真完成作业,有时还旷课、逃学,一心想着辍学打工挣钱。对李建的  2020-11-14 …

叶林同学上课不遵守课堂纪律,课后不严格要求自己,经常因贪玩而逃学、旷课,甚至想辍学。通过学习课本中的  2020-11-14 …

某校学生尚志曾是一名成绩优秀的学生,自从他结识了校外一些不良青年后,逐渐无心学习无心学习,完不成作业  2020-11-24 …

本文题为‘师旷论学’(论学)的核心句是哪一句?概括起来是什么意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020-12-23 …

师旷论学’中‘论学’的核心句是哪一句,  2020-12-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