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2)下列句子中“则”字的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___
例句: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A.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B.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C.三十日不还,则请太子为王
D.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3)下列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___
A.孟子提出发展生产的三条措施,认为生产发展,使百姓安居乐业,这是行王道的根本。
B.孟子用“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饿莩”的事实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
C.孟子用“刺人而杀之”归罪于“兵”的比喻,表明害民的是荒年。
D.文章最后一句告诫大王不要归咎于年成,而要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 胜:尽 |
B.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 树:种植 |
C.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 申:申请 |
D.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 检:收敛 |
例句: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A.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B.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C.三十日不还,则请太子为王
D.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3)下列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___
A.孟子提出发展生产的三条措施,认为生产发展,使百姓安居乐业,这是行王道的根本。
B.孟子用“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饿莩”的事实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
C.孟子用“刺人而杀之”归罪于“兵”的比喻,表明害民的是荒年。
D.文章最后一句告诫大王不要归咎于年成,而要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C 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申:重复,加上.
(2)D A、B、C三项与例句中的“则”是连词,表承接.D项,“则”连词,表转折.
(3)C “表明害民的是荒年”错,表明害民的是“王”而不是“荒年”.
答案:
(1)C
(2)D
(3)C
参考译文:
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完.密网不下到池塘里,鱼鳖之类的水产就会吃不完.按一定的季节入山伐木,木材就会用不完.粮食和水产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就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了.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这是王道的开端.“五亩大的住宅场地,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织品了.鸡、猪、狗的畜养,不要耽误它们的繁殖时机,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肉食了.百亩大的田地,不要耽误它的耕作时节,数口之家就可以不受饥饿了.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负或头顶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岁的人能够穿上丝织品、吃上肉食,百姓没有挨饿受冻的,做到了这些而不能统一天下称王的还从未有过.“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不知道开仓赈济.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过错,是因为年岁不好.’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大王不要归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来归顺了.”
(2)D A、B、C三项与例句中的“则”是连词,表承接.D项,“则”连词,表转折.
(3)C “表明害民的是荒年”错,表明害民的是“王”而不是“荒年”.
答案:
(1)C
(2)D
(3)C
参考译文:
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完.密网不下到池塘里,鱼鳖之类的水产就会吃不完.按一定的季节入山伐木,木材就会用不完.粮食和水产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就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了.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这是王道的开端.“五亩大的住宅场地,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织品了.鸡、猪、狗的畜养,不要耽误它们的繁殖时机,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肉食了.百亩大的田地,不要耽误它的耕作时节,数口之家就可以不受饥饿了.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负或头顶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岁的人能够穿上丝织品、吃上肉食,百姓没有挨饿受冻的,做到了这些而不能统一天下称王的还从未有过.“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不知道开仓赈济.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过错,是因为年岁不好.’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大王不要归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来归顺了.”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2.23公斤等于几斤.是不是差40克为五斤.堵了一千块钱求大虾解答 2020-05-13 …
张山买了4斤苹果和3斤梨,共付了18.4元,李三买了同样的3斤苹果和2斤梨,共付了13.1元,问一 2020-05-13 …
用单价为6元/公斤的两种水果糖,配制成单价为6元/公斤的混合型糖15公斤.有的原来单价11元/公斤 2020-06-10 …
关于半斤八两的计量单位我知道古时一斤是十六两.我的问题不是成语的含义和来历.而是由这个来看,必然有 2020-06-11 …
猪肉80元一公斤供不应求.济南市玉函路的里岔黑猪肉直营店,最便宜的猪肉竟然卖到80元/公斤,里脊肉 2020-06-18 …
某日鱼贩从鱼市贩回鲢鱼185斤,平均每斤2.6元.出卖时,把鱼分成三类:凡达2斤重的鱼为甲类,每斤 2020-07-01 …
电子秤的换算我想请问大家,一箱里面共有九件货,一件货的重量是1147克,那要换算成公斤是不是等于1 2020-07-19 …
托运行李p公斤(p为整数)的费用为c元,现托运第一个1公斤需付2元,以后每增加1公斤(不足1公斤按1 2020-12-14 …
托运行李p公斤(p为整数)的费用为c元,现托运第一个1公斤需付2元,以后每增加1公斤(不足1公斤按1 2020-12-14 …
托运行李p公斤(p为整数)的费用为c元,现托运第一个1公斤需付2元,以后每增加1公斤(不足1公斤按1 2020-1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