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材料题:材料一: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甚为难。崤函帝圣,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引自
题目详情
材料题:
材料一: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甚为难。崤函帝圣,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引自《魏书》
材料二:孝文帝曰:“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卒草,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言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引自《资治通鉴》
请回答:(1)两则材料各自提出的中心问题是什么?
(2)材料一中的“平城”是今天哪个城市?“魏主”是谁?他决定将都城迁到哪里?
(3)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迁都的原因是什么?
(4)说明材料二中“北语”、“正音”各指什么?
(5)两则材料反映了我国历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什么历史作用?
材料一: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甚为难。崤函帝圣,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引自《魏书》
材料二:孝文帝曰:“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卒草,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言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引自《资治通鉴》
请回答:(1)两则材料各自提出的中心问题是什么?
(2)材料一中的“平城”是今天哪个城市?“魏主”是谁?他决定将都城迁到哪里?
(3)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迁都的原因是什么?
(4)说明材料二中“北语”、“正音”各指什么?
(5)两则材料反映了我国历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什么历史作用?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由材料一“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崤函帝圣,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可知,这反映的是迁都的问题.由材料二“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卒草,…”可知,这反映的是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的问题.
(2)据所学知,北魏的都城平城即今天的山西大同.材料一反映的是孝文帝改革迁都洛阳的史实.所以“魏主”是孝文帝,他决定将都城迁到洛阳.
(3)据所学知,孝文帝迁都的原因有,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巩固统治,为了摆脱北部少数民族对都城的威胁等.
(4)材料二反映的是孝文帝改革中“改说汉话”的内容,其中“北语”是指鲜卑人原来使用的鲜卑语,“正音”是指汉语,改革要求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
(5)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这两则材料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促进了我国北方的民族大融合.
故答案为:
(1)迁都;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
(2)今山西大同;孝文帝;洛阳.
(3)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巩固统治.
(4)鲜卑语;汉语.
(5)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我国北方的民族大融合.
(2)据所学知,北魏的都城平城即今天的山西大同.材料一反映的是孝文帝改革迁都洛阳的史实.所以“魏主”是孝文帝,他决定将都城迁到洛阳.
(3)据所学知,孝文帝迁都的原因有,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巩固统治,为了摆脱北部少数民族对都城的威胁等.
(4)材料二反映的是孝文帝改革中“改说汉话”的内容,其中“北语”是指鲜卑人原来使用的鲜卑语,“正音”是指汉语,改革要求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
(5)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这两则材料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促进了我国北方的民族大融合.
故答案为:
(1)迁都;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
(2)今山西大同;孝文帝;洛阳.
(3)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巩固统治.
(4)鲜卑语;汉语.
(5)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我国北方的民族大融合.
看了 材料题:材料一:魏主曰:“国...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俗语圣上赢了蔡国公下一句是什么 2020-05-13 …
平易近人中易的意思与易风移俗中的易的意思相同吗 2020-05-16 …
自古多才情太浅,等闲不念离人怨.从此烟雨眼中过,不识他人只识伊,这就是所谓的宿命这句话翻译成现代文 2020-07-02 …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A.老舍先生的《北京的春节》介绍了北京的春节习俗,文章 2020-07-25 …
填词语!下面的各组词中,各有两个词的加点字意思相同,请标出.战无不胜美不胜收名胜古迹引人入胜... 2020-07-28 …
(15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畜牧迁徙,射猎为业,淳朴为俗,简易为化,不为文字,刻木纪契……”—— 2020-11-12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A.老舍先生的《北京的春节》介绍了北京的春节习俗,文章描 2020-11-28 …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A.老舍先生的《北京的春节》介绍了北京的春节习俗,文章描 2020-11-28 …
请高手讲解本诗词,要现代通俗语言易理解.近在一遇.而前书久未得报,岂驿路梅花,不到青莲幕里耶,缓急之 2020-12-15 …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臣闻今之宗室,古之侯王,其所好尚,皆百姓之观瞻,风俗之 2020-12-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