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开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开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
材料二:北魏时一位皇帝决心把都城迁到洛阳,但迁都的决定遭到许多鲜卑贵族的反对。于是,公元493年,这位皇帝以南征为名,亲率二十万大军南下。一路上秋雨连绵,道路泥泞,长途跋涉的鲜卑贵族和官兵们疲惫不堪,到洛阳后不愿意继续前进了,于是这位皇帝趁机说,行军中途,怎么可以无功而返?如果不愿意继续南征,可以先定 在此,以后再做南征的打算!于是宣布定都洛阳,次年正式迁都。
材料三: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魏,目睹了洛阳经济、文化兴盛的景象后,感慨地说“以前以为长 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传。”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皇帝指的是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一你能说出他为什么要迁都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二的故事,你有何感想?这个故事给了你什么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三说 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北魏孝文帝。
(2)北魏原都城平城气候干旱,出产的粮食不能满足都城众多人口的需要。平城的位置偏北,不利于北魏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也不利于鲜卑政权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所以北魏孝文帝要迁都洛阳。
(3)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有遇到旧势力的阻碍与反对。启示:在遇到阻碍时,我们可以采用一些策略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4)材料三说明北魏孝文帝改革以后,经过各民族融合,表现在洛阳经济、文化兴盛,传统的汉文化在北方得到更大的发展。

看了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魏主曰...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为学》彭端淑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  2020-05-22 …

富者有渐色的原因是什么?原文: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2020-05-23 …

英语翻译昔有一少年,家甚贫,伐薪自食,夜则映月读书.邻村有富者,衣锦食肉,常以此炫(炫耀)于众.一  2020-06-15 …

文言文《一丝不苟》的解释原文在此:韩魏公在相为“昼锦堂”,欧公记之“仕宦至将相,富贵归故乡”,韩公  2020-06-21 …

而辈亦鹰犬翻译昔有一少年,家甚贫,伐薪自食,夜则映月读书。邻村有富者,衣锦食肉,常以此炫(炫耀)于  2020-06-26 …

一富人有余田数亩,租于张三种,每亩索鸡一只.张三将鸡藏于背后,田主逐吟曰:"此田不与张三种".张三  2020-06-28 …

原文如下:昔有一少年,家贫甚,伐薪自食,夜则映月读书.邻村有富者,衣锦食肉,恒炫于众.一日富者出猎  2020-07-02 …

《蜀僧》全文的意思?原文: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  2020-07-05 …

《蜀之有二僧》阅读答案只一题原文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2020-07-13 …

将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用斜线断句。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  2020-1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