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一春江水向东流,是什么意思啊?

题目详情
一春江水向东流,是什么意思啊?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虞美人   南唐后主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是李煜所作一首词,李煜在亡国之后,作于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李煜死前的春天.据《五代诗话》卷一引《蓉槎蠡说》云:“‘小楼昨夜又东风’歌声未毕,牵机(毒药名)随至.”足见此词是李煜致死的原因之一.
叶嘉莹女士说:“这是后主的最为人所熟知的一首词,但也是最为难以解说的一首词,而其难以解说,也就正因其过于为人所熟知的缘故.”此话似颇有道理,但实不尽然.譬如叶女士本人就为它作了许多精辟的解说可证其虽难解而非不可解.“春天的花,秋夜的月”,原都是自然界最美的事物;但词人似乎嫌它太多了,因而问:这些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啊?表面看,这很反常;而其实,词人之所以怕见春花、秋月,是由于它会触起词人对美好往事的回忆.如回忆“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恋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浣溪沙》)一类恣意玩乐的情境.如今这种情境是不堪回忆的,因为它已一去不可复得了.但不堪回忆的事物,却往往无法不回忆.因此词人又不知不觉地坠入烟海一般的回忆中去了.
“小楼昨夜又东风”,说明春天又到了,这怎能不进一步触动词人对美好往事的回忆呢?但当他想起失去了的故国,就无限悲痛.加上明月当空,更添凄清之感.李白诗云:“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而李煜此时的故乡和故国都已不堪回首.在明月的映衬下,词人的心情自然越加凄凉了.
尽管如此,无穷往事仍然不可遏抑地涌上心头.于是词人回想起雕栏、玉砌的宫殿.这些该还在金陵吧?只是江山改属,人事皆非,词人红润的容颜已变得苍老.清人王闿运说:“‘朱颜’本是‘山河’,因归宋不敢言耳”.意即说:李煜已归宋为臣,故不敢明说“山河改”,而只能说“朱颜改”.面对着这种情况,自难免勾起他无穷的幽怨和愁恨来.
李煜为了说明愁多、怨广、恨深,竟用一江东流水作比:“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江水已够多,加上是春水方生,那就更多了.而且这愁怨连绵不断、澎湃起伏,恰像东去的长江水那样奔腾汹涌和永无止息.这样写,就使那本来难以捉摸的和觉得抽象的愁怨,变得可以捉摸和具体如画了.这两句之所以传诵千古,也正由于它把词人那种深邃、翻滚、无休无止的愁情,形象而又恰切地表达了出来.如果李煜不曾有过此等亲身的感受,他是不可能写出如此好句子的.
我国根据这句词,曾拍过一部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由白杨、吴茵主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