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记的赏析
题目详情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记 的赏析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此词以两个二、二、二的对句开头,通过具体、生动的描述,表现了多层情意.第一句,只六个字,却用三个连续的、富有特征性的动作,塑造了一个壮士的形象,让读者从那些动作中去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去想象人物所处的环境,意味无穷.为什么要吃酒,而且吃“醉”?既“醉”之后,为什么不去睡觉,而要“挑灯”?“挑”亮了“灯”,为什么不干别的,偏偏抽出宝剑,映着灯光看了又看?……这一连串问题,只要细读全词,就可能作出应有的回答,因而不必说明.“此时无声胜有声”.用什么样的“说明”还能比这无言的动作更有力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呢? “挑灯”的动作又点出了夜景.那位壮士在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之时,思潮汹涌,无法入睡,只好独自喝酒.喝“醉”之后,仍然不能平静,便继之以“挑灯”,又继之以“看剑”.翻来覆去,总算睡着了.而刚一入睡,方才所想的一切,又幻为梦境.“梦”了些什么,也没有明说,却迅速地换上新的镜头:“梦回吹角连营”.壮士好梦初醒,天已破晓,一个军营连着一个军营,响起一片号角声.这号角声,多么富有催人勇往无前的力量啊!而那位壮士,也正好是统领这些军营的将军.于是,他一跃而起,全副披挂,要把他“醉里”、“梦里”所想的一切统统变为现实. 三、四两句,可以不讲对仗,词人也用了偶句.偶句太多,容易显得呆板;可是在这里恰恰相反.两个对仗极工、而又极其雄健的句子,突出地表现了雄壮的军容,表现了将军及士兵们高昂的战斗情绪.“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兵士们欢欣鼓舞,饱餐将军分给的烤牛肉;军中奏起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牛肉一吃完,就排成整齐的队伍.将军神采奕奕,意气昂扬,“沙场秋点兵”.这个“秋”字下得多好!正当“秋高马壮”的时候,“点兵”出征,预示了战无不胜的前景. 按谱式,《破阵子》是由句法、平仄、韵脚完全相同的两“片”构成的.后片的起头,叫做“过片”,一般的写法是:既要和前片有联系,又要“换意”,从而显示出这是另一段落,形成“岭断云连”的境界.辛弃疾却往往突破这种限制,《虞美人.别茂嘉十二弟》如此,这首《破阵子》也是如此.“沙场秋点兵”之后,大气磅礴,直贯后片“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将军率领铁骑,快马加鞭,神速奔赴前线,弓弦雷鸣,万箭齐发.虽没作更多的描写,但从“的卢马”的飞驰和“霹雳弦”的巨响中,仿佛看到若干连续出现的画面:敌人纷纷落马;残兵败将,狼狈溃退;将军身先士卒,乘胜追杀,一霎时结束了战斗;凯歌交奏,欢天喜地,旌旗招展. 这是一场反击战.那将军是爱国的,但也是追求功名的.一战获胜,功成名就,既“了却君王天下事”,又“赢得生前身后名”,岂不壮哉! 如果到此为止,那真够得上“壮词”.然而在那个被投降派把持朝政的时代,并没有产生真正“壮词”的条件,以上所写,不过是词人孜孜以求的理想而已.词人展开丰富的想象,化身为词里的将军,刚攀上理想的高峰,忽然一落千丈,跌回冷酷的现实,沉痛地慨叹道:“可怜白发生!”白发已生,而收复失地的理想成为泡影.想到自己徒有凌云壮志,而“报国欲死无战场”(借用陆游《陇头水》诗句),便只能在不眠之夜吃酒,只能在“醉里挑灯看剑”,只能在“梦”中驰逐沙场,快意一时.……这处境,的确是“悲哀”的.然而又有谁“可怜”他呢?于是,他写了这首“壮词”,寄给处境同样“可怜”的陈同甫. 同甫是陈亮的字.学者称为龙川先生.为人才气豪迈,议论纵横.自称能够“推倒一世之智勇,开拓万古之心胸”.他先后写了《中兴五论》和《上孝宗皇帝书》,积极主张抗战,因而遭到投降派的打击.宋孝宗淳熙十五年冬天,他到上饶访辛弃疾,留十日.别后辛弃疾写《虞美人》词寄他,他和了一首;以后又用同一词牌反复唱和.这首《破阵子》大约也是这一时期写的. 全词从意义上看,前九句是一段,十分生动地描绘出一位披肝沥胆,忠一不二,勇往直前的将军的形象,从而表现了词人的远大抱负.末一句是一段,以沉痛的慨叹,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悲愤.壮和悲,理想和现实,形成强烈的反差.从这反差中,可以想到当时南宋朝廷的腐败无能,想到人民的水深火热,想到所有爱国志士报国无门的苦闷.由此可见,极其豪放的词,同时也可以写得极其含蓄,只不过和婉约派的含蓄不同罢了. 这首词在声调方面有一点值得注意.《破阵子》上下两片各有两个六字句,都是平仄互对的,即上句为“仄仄平平仄仄”,下句为“平平仄仄平平”,这就构成了和谐的、舒缓的音节.上下片各有两个七字句,却不是平仄互对,而是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这就构成了拗怒的、激越的音节.和谐与拗怒,舒缓与激越,形成了矛盾统一.作者很好地运用了这种矛盾统一的声调,恰当地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复杂的心理变化和梦想中的战斗准备、战斗进行、战斗胜利等许多场面的转换,收到了绘声绘色、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 这首词在布局方面也有一点值得注意.“醉里挑灯看剑”一句,突然发端,接踵而来的是闻角梦回、连营分炙、沙场点兵、克敌制胜,有如鹰隼突起,凌空直上.而当翱翔天际之时,陡然下跌,发出了“可怜白发生”的感叹,使读者不能不为作者的壮志难酬洒下惋惜怜悯之泪.这种陡然下落,同时也嘎然而止的写法,如果运用得好,往往因其出人意外而扣人心弦,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
看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记的赏...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作者在本文中所抒发的感慨“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与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020-06-09 …
破陈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诗原文 2020-06-23 …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2)题。破陈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 2020-07-01 …
阅读下面一首明诗,然后回答问题。九日登一览楼陈子龙①危楼樽酒赋蒹葭,南望潇湘水一涯。云麓半函青海② 2020-07-16 …
辛弃疾的《破陈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充分表达作者作战目的和最高理想的句子求大神帮助 2020-07-2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后面题目。陈子龙,字卧子,松江华亭人。生有异才,工举子业,兼治诗赋古文,取法魏、晋 2020-11-1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陈子龙,字卧子,松江华亭人。生有异才,工举子业,兼治诗赋古文,取法魏 2020-11-1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后面题目。陈子龙,字卧子,松江华亭人。生有异才,工举子业,兼治诗赋古文,取法魏、晋 2020-11-16 …
以下历史人物中,开创了汉赋写作的基本模式,被誉为“赋圣”的是()A.王褒B.扬雄C.司马相如D.陈子 2020-11-30 …
默写(1)了却君王天下事,。(辛弃疾《破陈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2)《行路难》中诗人借用两个 2020-12-12 …
相关搜索: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记的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