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题《述庵文钞》①序姚鼐余尝论学问之事,有三端焉,曰:义理也,考证也,文章也②。是三者,苟善用之,则皆足以相济;苟不善用之,则或至于相害。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题
《述庵文钞》①序
姚 鼐
  余尝论学问之事,有三端焉,曰:义理也,考证也,文章也②。是三者,苟善用之,则皆足以相济;苟不善用之,则或至于相害。今夫博学强识而善言德行者,固文之贵也;寡闻而浅识者,固文之陋也。然而世有言义理之过者,其辞芜杂俚近,如语录而不文;为考证之过者,至繁碎缴绕,而语不可了当。以为文之至美而反以为病者,何哉?其故由于自喜之太过,而智昧于所当择也。夫天之生才,虽美不能无偏,故以能兼长者为贵,而兼之中又有害焉。岂非能尽其天之所与之量,而不以才自蔽者之难得与?
  青浦王兰泉先生,其才天与之,三者皆具之才也。先生为文,有唐宋大家之高韵逸气,而议论考核,甚辨而不烦,极博而不芜,精到而意不至于竭尽。此善用其天与以能兼之才,而不以自喜之过而害其美者矣。先生历官多从戎旅,驰驱梁、益,周览万里,助成国家定绝域之奇功。因取异见骇闻之事与境,以发其瑰伟之辞为古文,人所未有。世以此谓天之助成先生之文章者,若独异于人;吾谓此不足为先生异,而先生能自尽其才,以善承天与者之为异也。
鼐少于京师识先生,时先生亦年才三十,而鼐心独贵其才。及先生仕至正卿,老归海上,自定其文曰《述庵文钞》四十卷,见寄于金陵。发而读之,自谓粗能知先生用意之深。恐天下学者读先生集,第叹服其美而或不明其所以美,是不可自隐其愚陋之识而不为天下明告之也。若夫先生之诗集及他著述,其体虽不必尽同于古文,而一以余此言求之,亦皆可得其美之大者云。
(选自《惜抱轩诗文集》卷四)
[注]①《述庵文钞》,清王昶所著。王昶,字德甫,号述庵,学者称兰泉先生,江苏青浦(今属上海)人。 ②义理:儒家所讲的道理,后世专指程朱理学所倡之理。考证:指对古籍的文字音义及古代的名物典章制度进行考证辨析,是清代汉学家研究古籍的主要办法。文章:这里主要指文辞的表达方法。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世有言义理之过者   过分
B.鼐心独贵其才    珍贵
C.见寄于金陵   拜见
D.其体虽不必尽同于古文   体裁
小题2:下列各句,不属于作者对写作的看法的一句是                     (3分)
A.是三者,苟善用之,则皆足以相济
B.故以能兼长者为贵,而兼之中又有害焉
C.此善用其天与以能兼之才
D.因取异见骇闻之事与境,以发其瑰伟之辞为古文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指出,“义理、考证、文章”三者都是构成“学问”的一部分,应该“相济”、“兼长”,不偏废,不相害。
B.作者认为,如果过于追求“义理”、“考证”,就会导致文章言辞杂乱,内容琐碎繁绕,难以成为上乘之作。
C.作者以王兰泉先生的写作为例子,说明要写出描写精细而意味不尽的文章,就必须有异于常人的生活经历。
D.作者希望读书人不仅要懂得欣赏《述庵文钞》优美的文辞,更要从中领悟到王兰泉文章的魅力是在于“兼长”。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C


小题1:以……为贵,重视
小题2:是世人对王兰泉先生成就文章之原因的误解。
小题3:王兰泉能写出好文章,关键是他能善用“上天给他的、能兼长的才能”而不是其独特的经历。
译文:
我曾经谈论过学问的事情,有三个方面,就是义理、考证、文章。这三个方面,如果好好地运用,就能够相辅相成;如果不好好运用,就可能会导致互相妨害。现今博学强识并且有良好的言行的人,其文章本来就高贵;孤陋寡闻并且学识浅薄的人,其文章本来就浅陋。但是世间有过于追求义理的人,他们的言辞杂乱没有条理,粗俗浅显,像语录体,没有文采;有过于追求考证的人,他们的文章就会到了琐碎繁绕的地步,言语没完没了。自以为文章美到了极点,却反而因此成了弊病,为什么呢?原因在于对喜欢的东西喜欢得太过份,而在他应当选择的东西(事物)上面智性却变得愚钝糊涂了。天生有才能的人,他的文章虽美但不能没有偏重,所以能兼有三者长处的是最为宝贵的,然而兼具了众长之中也还是会有不足。(这样看来)难道充分运用上天给的才华,而且不因为才华而自我蒙蔽的人不是很难得的吗?
青浦王兰泉先生,他的才能是上天赐予的,是三者兼具的人才。先生写的文章,具有唐宋名家高雅的韵味,飘逸的气度,且文章议论考证,言辞漂亮却不烦琐,内容广博却不繁杂,精细周到却不会把意思说尽。这是因为他善用上天给他的、能兼长的才能,却不因为自己过分喜欢的缘故妨害文章之美。先生当官长期随军征战,在梁州、益州等地奔走,历览万里之景,辅助国家成就安定边疆的杰出功业。于是他取用这些奇异的见闻,阐发成为奇伟、卓异的言辞写成古文,这是别人所不曾有的。世人因此说那是上天帮助而成就了先生文章,好像唯独先生和别人不一样。我却说这并非是先生与众不同之处,先生能用尽自己(三者兼之)的才能,并好好地承受上天给予他的禀赋,这才是他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我年轻时在京城认识先生,当时先生才三十岁,我心里就很重视崇尚他的才能。到先生官至正卿,年老归来海上,自己修定文章名为《述庵文钞》,共四十卷,从金陵寄给我。打开来读,自认为能粗略地懂得先生深刻的用意。恐怕天下的读书人读先生的文集,只会叹服他优美的文辞,或许不明白个中的原因,所以我不能隐藏自己愚陋的见识,不能不清楚地(把这些见识)告诉天下人。至于先生的诗集和其他著述,体裁虽然不一定和古文相同,但一概用我这些话来探求,也都可以体会到其中极美妙的地方。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题《述...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英语翻译百发百中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左右皆曰善.有一人过,曰:“善射,  2020-03-30 …

几句“佛曰”的出处佛曰: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即是错.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  2020-05-1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乙)宣王好射,说①人之谓己能用强②也,其实所用不过三石。以示左右,左右  2020-05-14 …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后面问题。宣王好射,说人之谓己能用强也,其实所用不过三石①。以示左右,左右皆引试  2020-05-14 …

宣王好射》阅读题答案补出下面省略的句子成分:宣王好射,说人之谓己能用强也,其实所用不过三石.以(  2020-05-16 …

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枭逢鸠。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将东徙。”鸠曰:“何故?”枭  2020-06-28 …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①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论语·  2020-07-28 …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8分)公孙丑问曰:“不见诸侯何义?”孟子曰:“古者不为臣不见。段  2020-07-28 …

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孟子曰:“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人皆  2020-11-03 …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①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论语·颜  2020-1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