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出下列句子中古今同形异义的词。(1)古之学者必有师。(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3)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4)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5)邻
|
答案:(1)学者:文言中是词组,指“探求学问的人”;现在是一个合成词,指“有专门学问的人”。(2)无:古义“无论、不论”;今义否定副词,“不、没有”。(3)众人:在这个句子中,“众人”与“圣人”相对,所以当释为“一般的人、普通的人”。今义为“许多的人”。(4)书:古义“文字”“写字”;今义“书本、书籍”。读:今义是动词,音d*;古义指句子中短暂的停顿,音dòu,同现在的“逗”。(5)加:古义副词,“更、更加”;今义动词,“增加”。(6)直:古义副词,“只是、只不过”;今义形容词,与“曲”相对。耳:本义名词,“耳朵”,文言中假借为虚词,表示限止的语气,“罢了”。走:古义相当现在的“跑”,例如“走马观花”;今义指一般的走路,同文言中的“行”。(7)爱:古义“吝啬、小气”;今义“爱护、热爱”。(8)假:古义同“借”,今义与“真”相对。能:古义“善、善于”,成语“素不相能”;今义助动词“能够”。绝:古义“横渡”;今义“拒绝、断绝”。江河:古义专指“长江、黄河”;今义泛指河流。 思路解析:文言文中的同形异义词最容易误以今义释古义,犯望文生义的错误,务必特别重视。对单音节的同形异义词,只能靠平时加强记忆;对于双音节的同形异义词,则要留意词的结构。文言以单音节词为主,少合成词。所以,遇到双音节词,可考虑它是不是一个词组,而不要按现代汉语的习惯,轻易地将其断定为一个双音节合成词。当然,判定词语的意义,最根本的还是看具体的语境,不能机械地记住一些教条。 |
清代《韵鹤轩杂著》一书描述当时的苏州“士之事贤友仁者必于苏,商贾之籴贱贩贵者必于苏,百工杂技之流其 2020-04-06 …
徐光启《农政全书》载,"今北土之吉贝(棉花)贱而布贵,南方反是:吉贝则泛舟而鬻诸南,布则泛舟而鬻诸 2020-04-07 …
据《史记•平准书》记载,西汉初期,“富商大贾或贮财役贫,转毂百数,废居居邑(贱买贵卖,囤积居奇), 2020-05-13 …
英语翻译夫商群萃而州处……审国变,察其四时,而监其乡之货,以知其市之贾,负任担荷,服牛辂马,以周( 2020-06-22 …
英语翻译人弃我取,人取我与;时贱而买,虽贵已贱;时贵而卖,虽贱已贵!怎么翻译啊? 2020-07-10 …
《汉书》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出现这种情形的原因是A.主观意图 2020-07-11 …
阅读无贵贱中贵与贱分别指什么 2020-07-11 …
《汉书》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出现上述情形的原因有()①古代 2020-07-29 …
范蠡拜计然为师学习经商之道,计然告诉范蠡,“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主张“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 2020-12-18 …
《史记·货殖列传》中有“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的语句。意思是物“贱极必贵”,所以贱是贵的征兆;物“贵 2020-1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