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仰古人之风范:阅读下列文言文答题(15分)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①,约②官职,从权制③,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

题目详情
仰古人之风范:阅读下列文言文答题(15分)
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 ,约 官职,从权制 ,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 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 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 ;庶事精炼,物 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 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节选自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注释】①仪轨:礼仪法度。②约:省减,简约。③权制:合乎时宜的制度。④服罪输情:认罪并表示悔改。⑤物:指人,百姓。⑥亚匹:同一流人物。亚:同类。
小题1: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4分)
(1) 百姓,示仪轨                        
(2)尽忠 时者虽仇必赏            
(3)犯法怠慢者虽 必罚                        
(4)终于邦城之内,咸畏而 之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2分)
A.诸葛亮 为相国也 B.服罪输情者 重必释
予独爱莲 出淤泥而不染 我之死,有子存焉
C. 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 D.刑政虽峻 无怨者
昭陛下平明之理                      鸣之 不能通其意
小题3:用“/”为下列句子断句(2分)
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
小题4: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
小题5:作者称赞诸葛亮是“识治之良才”,请结合课文《出师表》加以说明。(3分)
小题6:积累链接:
陆游曾称赞《出师表》道:                           。(2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1)抚:安抚,抚慰(2)有好处 (3)亲:亲人(4)爱:爱戴,拥戴
小题1:C
小题1: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
小题1:善的(或:好的)没有(因为)微小而不奖赏;恶的(或:坏的)没有(因为)轻微而不贬黜。
小题1:答案示例:《出师表》中诸葛亮请求后主做到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任人唯贤(亲贤远佞),充分展示了诸葛亮治国的雄才大略。
小题1: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小题1: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更要培养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
小题1:C中第一个“以”表因为;第二个则表目的的连词。
小题1:学生应了解文言的句读知识,学会节奏划分。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强调重点词语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
小题1:学生能学会用原文概括内容,提高对文本的理解能力。
小题1:这是陆游《书愤》中称赞《出师表》的诗句。
看了 仰古人之风范:阅读下列文言文...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一篇有关秦代政治的文章中称:“丞相是皇帝之下的第一个高官,是文官之长,佩金印紫绶”“太尉为军队最高  2020-04-07 …

宋代曾规定,御史有“闻风弹人”之权,每月必须向上奏事一次,称“月课”;上任后百日必须弹人,否则就要  2020-06-17 …

请帮我详细解释煤矿井下巷道何为严禁一段为进风巷、一段为回风巷帮我详细解释《煤矿安全规程》中采区进、  2020-07-11 …

明代户部尚书丘浚主张,“市者,商贾之事。官不可与民为市,非但榷(专卖)盐一事也。大抵立法以便民为本  2020-07-25 …

良好的家风,必然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材料一家风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和风尚。古往今来,家风的形成无关  2020-11-14 …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和风尚。培育良好社会风尚,应以家风为基,民风做本,基本坚固,国风才能纯正。  2020-12-03 …

宋代曾规定,御史有“闻风弹人”之权,每月必须向上奏事一次,称“月课”;上任后百日必须弹人,否则就要罢  2020-12-06 …

宋代曾规定,御史有“闻风弹人”之权,每月必须向上奏事一次,称“月课”;上任后百日必须弹人,否则就要罢  2020-12-06 …

阅读材料:材料一:“世祖命刘秉忠、许衡定官制,……然上自中书省,下逮郡县,亲民之吏,必以蒙古人为之长  2020-12-14 …

良好的家风,必然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材料一家风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和风尚。古往今来,家风的形成无关  2021-0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