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送韩十四江东觐省杜甫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此别应须各努力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
杜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写的。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②老莱衣:相传春秋时隐士老莱子,七十多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使双亲欢娱。③黄牛峡:位于宜昌之西。韩十四去江东探亲要经过此地。
13.请简要分析颈联在写景上的主要特色。
14.请结合诗句,概括诗人抒发了哪些感情。
13.①以静衬动,“黄牛峡静滩声转”句以峡岸的静衬托江水的汹涌,表现了对友人行程艰难的忧虑。②寓情于景,“白马江寒树影稀”句描写江边寒风吹骨、树影稀疏的凄凉之景,表达诗人因友人离去的孤寂伤感之情。③虚实结合,“黄牛峡静滩声转”句属虚写,写诗人想象韩十四坐船过黄牛峡的情景;“白马江寒树影稀”句属实写,写诗人在江边送别韩十四的情景。④听觉与视觉相结合,“黄牛峡静滩声转”句作者从听觉角度形象描绘韩十四一路辗转旅途艰险的情形;“白马江寒树影稀”则从视觉角度描绘了当时的离别之景。(任答3点即可)
14.①“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表现了对战乱导致生灵涂炭的忧愤之情;②“我已无家寻弟妹”表现了对家破人散的孤寂哀痛之情;③“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表现了对因友人离去的惜别之情;④“此别应须各努力”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勉励之情;⑤“故乡犹恐未同归”隐隐露出诗人对未来的担忧之情。(答出三点5分)
【解析】
1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表现手法的鉴赏能力。分析时,考生应根据常见的表现手法类型及用法,结合着颈联“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中关键词,从运用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等角度分析作答。例如,“峡静”“滩声转”,显然是以滩的静更加突出江水的急和船的艰难,以静衬动。以此类推,再结合着具体的诗句及关键词,从虚实结合、寓情于景、视听结合等角度分析作答即可。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常用的诗歌表现手法,如想象、联想、类比、象征、烘托、对比、渲染、修辞手法、借景抒情、衬托等等。在答题时,要反复品读词,整体感悟词的意境,找到一些关键词来理解表现手法的运用技巧。古代诗歌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是复杂多样的。在抒情方式上,有直抒胸臆、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多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用典故、借古喻今等;在表现手法上,多用比兴、对比、象征、虚实结合、动静相衬等;此外,还有修辞手法的运用,如比喻、衬托(以乐衬哀、以哀衬乐、以静写动、以动写静、欲扬先抑、欲扬先抑。)例如,这两句,也就是这两个半联相结合,则至少可以看出有虚实结合(黄牛峡经想象写虚,白马江以眼前实景写实),对比(以韩的凶险对我的孤独),声色结合(滩声与树影)三点。单在“黄牛峡静滩声转”这半联中,作者就至少运用了1.想象,想象韩十四的船已经到了黄牛滩;2.以静衬动的衬托,以滩的静更加突出江水的急和船的艰难,行了好久都不见动弹;3.象征,以黄牛滩的艰险,暗喻韩十四此行的艰险和难以料定的前途。
14.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根据诗歌标题、注释及关键词分析作答。例如,由诗歌注释可知,此诗的写作背景是安史之乱尚未评定。首联,作者直写安史之乱后,万事皆非,家破人亡已经成为普遍现象,那种自古崇尚的天伦之乐,已经成为奢望。颔联,通过主客双写,以我的亲身经历,告诉韩十四,此去江东前途未卜。颈联,虚实结合,以韩此行的凶险和我老来漂泊无依的孤独,尾联,大格局之下,各自找到亲人回家只能在口头上祝福,实际上是很难以实现的,“犹恐”与“万事非”对应。实际上,杜甫在这首诗中写的境界是很大的,“老莱衣”是自古写到今,“万事非”是空间上全小到大以至推向全国,我和君,通过对话,反映的是一种当时千害万户的普遍现象,“黄牛峡”和“树影稀”是用写景的多义性暗写国运之难和国运之漂泊无定,尾联则写了一种对前途和命运的推度,所以他绝不只是写的凄凄婉婉的个人送别,而在深沉的别情中蕴含了自己对大的战乱之后,人亡家破、世事艰辛、民苦国难的深深忧虑。
【考点定位】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鉴赏作者的思想情感的答题思路:(1)抓关键词: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这些词往往是“诗眼”。(2)抓关键句:指最能概括诗歌思想内容或感情的句子,一般是抒情性或议论性的句子。这样的语句一般出现在诗歌的结尾。(3)紧扣诗题:不少诗歌的题目对诗歌的内容和诗人情感起着重要的提示作用。(4)抓意象:意象就是含有情感的物象,以诗歌的意象作为切入点来解读作者的情感,往往可以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5)抓注释:注释一般是对题目、作者、朝代、写作背景等与诗歌内容相关的解释或提示,很多情况下它们对我们的解题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本题,诗歌注释交代了诗歌的写作背景,即安史之乱后万事皆非,家破人亡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在此种环境下,诗人对战争的愤恨,对家破人散的孤寂哀痛之情更是难以抑制。以此类推,再结合着关键词从其它角度分析即可。
求解释!急啊[又名:杜工部,诗圣]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 2020-05-13 …
《诗经采薇》中“杨柳依依”写出了柳条随风飘动,“雨雪霏霏”描绘雪花飘舞,都十分传神.(判断题)《春 2020-05-21 …
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兵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 2020-05-23 …
诗圣杜甫懂得天文星相吗?1)杜甫有诗云: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是否古人早就已经观察到星座?2)歌 2020-06-11 …
①甫为京营副总兵,然实无兵甫②率皆市中窭人子不知操兵者③甫所授术,又长于用车,卒不能办④权贵人俱不 2020-06-21 …
①甫为京营副总兵,然实无兵予甫②率皆市中窭人子不知操兵者③甫所授术,又长于用车,卒不能办④权贵人俱 2020-06-21 …
文言文阅读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兵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大败.又得古水利 2020-06-21 …
阅读唐代诗人杜甫的《岁暮》,完成下列题目。(6分)岁暮①(唐)杜甫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 2020-06-30 …
急求古诗研究大师指点迷津漫兴九首(其九)诗人:杜甫朝代:唐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谁谓朝来 2020-07-12 …
十四认真阅读以下材料,然后答题。2012年3月,杜甫突然在网络爆红,关于他的涂鸦图片在微博上疯转。 2020-07-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