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隋代虽置三公,以高官不除。其秉国钧者惟内史(中书)、纳言(门下),而尚书令事无不统,即不预机事,亦称政本之地。-永瘩《历代职官表•内阁》材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隋代虽置三公,以高官不除。其秉国钧者惟内史(中书)、纳言(门下),而尚书令事无不统,即不预机事,亦称政本之地。-永瘩《历代职官表•内阁》
材料二 唐制:每事先经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有未当二门下级驳,又还中书,中书又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串书又付门下。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三 议事已定,德弃(尚书仆射)数反于前,由是有隙。时房玄龄(中书令)、杜如晦新用事,皆疏瑞(尚书仆封)而亲德弃,(以上所提人物都是宰相)鸡不能平,遂上封事论之,辞指寥落,由是许旨,会瑞与陈叔达(宰相)忿争于上前。瑞、叔达皆坐不敬,免官。(此后,李世民下旨):自今中书、门下及三品以上入阁议事。皆命谏官随之,有失辄谏。 一一《资治通鉴》
请回答:
(1)与材料一相比较,材料二中唐代的三省辅政体制有何不同?
(2)据材料三,说明唐代三省辅政体制在运行中是如何体现“制衡”与“专制”的?
(3)据上述材料,指出三省辅政体制发展的趋势,并评价该体制。
材料一 隋代虽置三公,以高官不除。其秉国钧者惟内史(中书)、纳言(门下),而尚书令事无不统,即不预机事,亦称政本之地。-永瘩《历代职官表•内阁》
材料二 唐制:每事先经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有未当二门下级驳,又还中书,中书又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串书又付门下。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三 议事已定,德弃(尚书仆射)数反于前,由是有隙。时房玄龄(中书令)、杜如晦新用事,皆疏瑞(尚书仆封)而亲德弃,(以上所提人物都是宰相)鸡不能平,遂上封事论之,辞指寥落,由是许旨,会瑞与陈叔达(宰相)忿争于上前。瑞、叔达皆坐不敬,免官。(此后,李世民下旨):自今中书、门下及三品以上入阁议事。皆命谏官随之,有失辄谏。 一一《资治通鉴》
请回答:
(1)与材料一相比较,材料二中唐代的三省辅政体制有何不同?
(2)据材料三,说明唐代三省辅政体制在运行中是如何体现“制衡”与“专制”的?
(3)据上述材料,指出三省辅政体制发展的趋势,并评价该体制。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小问的不同,依据材料二“每事先经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有未当二门下级驳,又还中书,中书又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串书又付门下.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可以得出确定了三省各自的职权;确立了三省的运行机制;三省的权力相等.
(2)第一小问的制衡,依据材料三“时房玄龄(中书令)、杜如晦新用事”、“会瑞与陈叔达(宰相)忿争于上前”可以得出宰相设置众多;依据材料三“自今中书、门下及三品以上入阁议事”可以得出三省长官共同议事.
第二小问的专制,依据材料三“鸡不能平,遂上封事论之,辞指寥落,由是许旨,会瑞与陈叔达(宰相)忿争于上前”结合所学可以得出议事过程发生分歧异议时,由皇帝最高裁定;依据材料三“皆命谏官随之,有失辄谏”可以得出派谏官驻阁监督.
(3)第一小问的趋势,依据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可知,三省辅政体制在隋朝确立,唐朝发展完善.第二小问的评价,结合所学可知,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
故答案为:
(1)不同:确定了三省各自的职权;确立了三省的运行机制;三省的权力相等.
(2)制衡:三省长官共同议事;宰相设置众多.专制:议事过程发生分歧异议时,由皇帝最高裁定;派谏官驻阁监督.
(3)趋势:隋朝确立,唐朝发展完善.(或从隋到唐,三省制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评价: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
(2)第一小问的制衡,依据材料三“时房玄龄(中书令)、杜如晦新用事”、“会瑞与陈叔达(宰相)忿争于上前”可以得出宰相设置众多;依据材料三“自今中书、门下及三品以上入阁议事”可以得出三省长官共同议事.
第二小问的专制,依据材料三“鸡不能平,遂上封事论之,辞指寥落,由是许旨,会瑞与陈叔达(宰相)忿争于上前”结合所学可以得出议事过程发生分歧异议时,由皇帝最高裁定;依据材料三“皆命谏官随之,有失辄谏”可以得出派谏官驻阁监督.
(3)第一小问的趋势,依据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可知,三省辅政体制在隋朝确立,唐朝发展完善.第二小问的评价,结合所学可知,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
故答案为:
(1)不同:确定了三省各自的职权;确立了三省的运行机制;三省的权力相等.
(2)制衡:三省长官共同议事;宰相设置众多.专制:议事过程发生分歧异议时,由皇帝最高裁定;派谏官驻阁监督.
(3)趋势:隋朝确立,唐朝发展完善.(或从隋到唐,三省制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评价: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
看了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隋代虽置...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永无止境英语怎么说关于“永无止境”求一个单词一个短语另外"...是永无止境的"这样的句子怎么说, 2020-04-09 …
哀溺文永(永:即永州)之氓(氓:民,百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湘水:即湖南 2020-05-15 …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 2020-06-17 …
党的十七大指出:“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全党同志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观点,勇 2020-06-17 …
仿句孝”是梢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梢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 2020-06-21 …
仿写句子(1)"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 2020-06-29 …
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实践发展永无 2020-07-16 …
哀溺文永(永:即永州)之氓(氓:民,百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湘水:即湖南境 2020-11-12 …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 2020-11-21 …
文采好的人,麻烦解说一下这段话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巴黎],那是她永远到达不了的地方.就好像乘坐摩天轮 2020-1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