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与乐秀才书欧阳修某白秀才乐君足下。昨者舟行往来,皆辱见过,又蒙以所业一册,先之启事,宛然如后进之见先达之仪。某年始三十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与乐秀才书 欧阳修
某白秀才乐君足下。昨者舟行往来,皆辱见 过 ,又蒙以所业一册,先之启事,宛然如后进之见先达之仪。某年始三十矣, 其 不从乡进士之后者于今才七年,而官仅得一县令,又为有罪之人,其德、爵、齿三者,皆不足以 称 足下之所待,此其所以为惭。自冬涉春,阴泄不止,夷陵水土之气,比频作疾,又苦多事,是以阙。
闻古人之于学也, 讲 之深而信之笃,其充 于 中者足,而后发乎外者大以光。譬夫金玉之有英华,非由磨饰染濯之所为,而由其质性坚实,而光辉之发自然也。《易》之《大畜》曰:“刚健笃实,辉光日新。”谓夫畜于其内者实,而后发为光辉者日益新而不竭也。故其文曰“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此之谓也。
古人之学者非一家,其为道虽同,言语文章未尝相似。孔子之系《易》,周公之作《书》,奚斯之作《颂》,其辞皆不同, 而 各自以为经。子游、子夏、子张与颜回同一师,其为人皆不同,各由其性而就于道耳。今之学者或不然,不务深讲而笃信之徒,巧其词以为华,张其言以为大。夫强为则用力艰,用力艰则有限,有限则易竭。又其为辞不规模于前人,则必屈曲变态以随时俗之所好,鲜克自立。 此其充于中者不足,而莫自知其所守也 。
窃读足下之所为高健,志甚壮而力有余。譬夫良骏之马,有其质矣,使驾大辂而王良驭之,节 以 和銮而行大道,不难也。夫欲充其中,由讲之深,至其深,然后知自守。能如是矣,言出其口而皆文。
修见恶于时,弃身此邑,不敢自齿于人。 人所共弃而足下过礼之,以贤明方正见待 。虽不敢当,是以尽所怀为 报 ,以塞其惭。某顿首。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昨者舟行往来,皆辱见 过 过:经过
B.其德、爵、齿三者,皆不足以 称 足下之所待 称:称心
C.闻古人之于学也, 讲 之深而言之笃 讲:钻研学问
D.虽不敢当,是以尽所怀为 报 报:回信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其 不从乡进士之后者于今才七年 其 自视也,亦若此矣
B.其充 于 中者足 激 于 义而死焉者也
C.其辞皆不同, 而 各自以为经 吾尝终日 而 思矣
D.节 以 和銮而行大道 以 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3.下列句子中,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刚健笃实,辉光日新 B.徒巧其词以为华,张其言以为大
C.弃身此邑,不敢自齿于人 D.是以尽所怀为报,以塞其惭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修在信中阐述和发展了韩愈“文以载道”的思想,认为作文的好坏关键在品德和学问修养。
B.信中作者强调作家及其文章因为“为道”相同,其文章风格自应相同。
C.信中还批评了当时某些不讲究深入钻研,文辞的纤巧,说话夸张来冒充伟大的不良风气。
D.欧阳修把文学看得与道同样重要,把文学的艺术形式看得与思想内容同样重要,体现了他文道并重的思想。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此其充于中者不足,而莫自知其所守也。
②人所共弃而足下过礼之,以贤明方正见待。
英语翻译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 2020-04-25 …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 2020-05-16 …
苏轼写的《海市》的译文苏轼 登州海市(并叙) 予闻登州海市旧矣,父老云:尝出于春夏,今岁晚,不复见 2020-05-17 …
英语翻译天下皆知美之为美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 2020-06-30 …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为善之为善也,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有成. 2020-06-30 …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这是诸子百家中的哪一家的思 2020-06-30 …
常闻峡中水疾的疾的意思就是疾还有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的意思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 2020-07-11 …
三国演义的题目1.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之长厚而似伪,状之多智而近妖,惟于特多好语,义勇之概 2020-07-24 …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8分)公孙丑问曰:“不见诸侯何义?”孟子曰:“古者不为臣不见。段 2020-07-28 …
英语翻译物之最古者莫过于书,以其合古人之心思面貌而传之乎?其书出自三代,读之如见三代之人;其书本乎黄 2020-1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