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描写儿童生活的诗句侧坐莓苔草映身的上一句是什么

题目详情
描写儿童生活的诗句侧坐莓苔草映身的上一句是什么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儿垂钓
  唐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这是一首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诗作.在唐诗中,写儿童的题材很少,因而显得可贵.一二句重在写形,三四句重在传神.“纶”是钓丝,“垂纶”即题目中的“垂钓”,也就是钓鱼.诗人对这垂钓小儿的形貌不加粉饰,直写出山野孩子头发蓬乱的本来面目,使人觉得自然可爱与真实可信.“侧坐”带有随意坐下的意思.这也可以想见小儿不拘形迹地专心致志于钓鱼的情景.“莓苔”,泛指贴着地面生长在阴湿地方的低等植物,从“莓苔”不仅可以知道小儿选择钓鱼的地方是在阳光罕见人迹罕到的所在,更是一个鱼不受惊、人不暴晒的颇为理想的钓鱼去处,为后文所说“怕得鱼惊不应人”做了铺垫.“草映身”,也不只是在为小儿画像,它在结构上,对于下句的“路人借问”还有着直接的承接关系——路人之向他打问,就因为看得见他.
  后两句中“遥招手”的主语还是小儿.他之所以要以动作来代替答话,是害怕把鱼惊散.他的动作是“遥招手”,说明他对路人的问话并非漠不关心.他在“招手”以后,又怎样向“路人”低声耳语,那是读者想象中的事,诗人再没有交代的必要,所以,在说明了“遥招手”的原因以后,诗作也就戛然而止.
  通过以上的简略分析可以看出,前两句虽然着重写小儿的体态,但“侧坐”与“莓苔”又不是单纯的描状写景之笔;后两句虽然着重写小儿的神情,但在第三句中仍然有描绘动作的生动的笔墨.不失为一篇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描写儿童的佳作.
看了 描写儿童生活的诗句侧坐莓苔草...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一块草地上的草每天生长量相同,如果在草地上放70头牛要吃24天,30头牛要60天吃完,如果草地上长  2020-05-17 …

有一块牧场,12头牛28天可以吃完10亩草地上全部的牧草,21头牛63天可以吃完30亩草地上全部的  2020-06-11 …

有一个牧场上的草生长速度一定.够27头牛吃8天够21头牛吃5天,问够29头牛吃几天?牧场上草每天会  2020-06-11 …

1.一块草地上的青草,到处长得一样密.养牛户发现,他养的牛每天吃的草量是相同的,这块草地15头牛6  2020-06-18 …

有一片牧场,24头牛6天可以将草吃完吃完;21头牛8天可以吃完,要是牧草永远吃不完,至少可以放几头  2020-07-17 …

1.一种花的传粉过程是靠风力进行的,则钙化肯呢个具有的特点是2.从生物学角度分析,最合适锻炼身体的环  2020-11-05 …

摘草莓姐妹俩在草莓地里摘草莓.回到家,妈妈问她们摘了多少个草莓.妹妹说:“如果姐姐给我10个,我俩的  2020-11-08 …

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夜的草原是这么而安详。②四面是灰黄,没有一般所谓的生动鲜  2020-12-06 …

为了防止鸟吃草籽,有人将人工种草的实验区用网罩起来,过一段时间与没有加网的天然牧场比较,天然牧场的草  2020-12-21 …

一道初1方程应用题.某校组织198名毕业学生到林卡玩,一部分学生坐在草地上唱歌,另一部分学生在河边散  2020-12-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