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北戴河会议后,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大办人民公社。没有经过试验,只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基本实现公社化。……人民公公社的特点叫“一大二公”,实际上就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北戴河会议后,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大办人民公社。没有经过试验,只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基本实现公社化。……人民公公社的特点叫“一大二公”,实际上就是搞“一平二调”。——引自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材料二:
有人说过去搞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太快了,我看这个意见不能说一点道理也没有。如农业合作化,一两年一个高潮,一种组织形式还没有巩固,很快又变了,从初级合作化到普遍高级社就是如此。如果稳步前进,巩固一段时间在发展,就可能搞的更好些。一九五八年大跃进时,高级社还不巩固,又普遍搞人民公社,结果六十年代不得不退回去。——引自《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请问:
(1)20世纪50年代我国农村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2)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方式两个方面概括指出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及其危害。
(3)试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的出发点。改革对今后发展提供了哪些启示?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先后建立互助组。初级农业合作社和高级农业合作社。1958年开展了人民公社运动。
(2)生产资料锁有制:“一大二公”,盲目提高生产资料共有化程度,严重脱离了当时农业生产力水平。
分配方式 :“一平二调”,实行平均和无偿调用,完全违背按劳分配的原则。
危害:严重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生产力遭到很大的破坏,给农业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是造成三年经济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3)出发点是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内容,以促进生产的进一步发展。改革与发展要坚持实事求是,必须从中国政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不应片面追求高速度;必须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熟记这段历史,阅读材料,弄明白材料的大概意思,便于自由做答。
看了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北戴河...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农村人口大量外流,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是当前“三农”问题的突出现象。农村人口外流在促进经济增  2020-05-17 …

关于小农经济的问题小农经济何时在中国出现?出现的原因有哪些?什么是小农经济?小农经济在中国历史长河  2020-06-11 …

南方丘陵山区的立体农业分布,从丘上到丘下应该是()?①经济林、用材林、人工草地②用材林、果园、农田  2020-06-16 …

唐人张籍在《贾客乐》中写道...该诗反映了唐人张籍在《贾客乐》中写道“年年逐利西复东,姓名不在县籍  2020-06-17 …

有五位客人参加宴会,他们把帽子放在衣帽寄放室内,宴会结束后每人戴了一顶帽子回家,回家后,他们的妻子  2020-06-26 …

唐人张籍在《贾客乐》中写道:“年年逐利西复东,姓名不在县籍中。农夫税多长辛苦,弃业宁为贩宝翁。”该  2020-07-10 …

明智的封建统治者都采取重农措施,注意减轻人民负担,扶植小农经济,主要是因为()A.小农经济兴衰关系封  2020-12-19 …

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农村的稳定、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现代  2020-12-20 …

“远古时期,传说神农氏“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反映了这一时期()A.人们以采集经济为  2021-01-17 …

传说神农氏“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这反映了传说中的神农氏时期()A.人们以采集经济  2021-0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