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69年明治政府向美国、荷兰等国提出了修约要求,但遭到拒绝。1880年井上馨出任外务卿后,把修约的重点放在治外法权权上,关税仅是修改现行税率
题目详情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869年明治政府向美国、荷兰等国提出了修约要求,但遭到拒绝。1880年井上馨出任外务卿后,把修约的重点放在治外法权权上,关税仅是修改现行税率。井上因过度对外妥协,遭到民权人士的反对而下台。1888年新任外相大隈重信则采取较强硬的外交策略,以美、德、俄作为修约谈判的突破口,提出在与美、俄等国签订新约的5年后,废除领事裁判权,得到美德俄国的同意。19世纪90年代,国际局势发生重大变化,英国对日政策发生根本性变化。1894年7月日本同英国签订了《通商航海条约》,废除了领事裁判权,并部分收回了关税自主权。此后,其他列强先后同日本签订了类似的条约。1910年日本向各国发出修约通知,1911年美国带头与日本签订新条约,随后有关国家也纷纷与日本签订条约,表示放弃关税协定权。至此,日本修改不平等条约的任务宣告完成。
--摘编自牛淑萍《近代日本修改不平等条约述论》等
材料二 清政府在要求修约收回权益方面也做了一些事情,但进展甚微。1917年8月,北京政府对德奥宣战,并宣布中国与德奥两国订立的所有旧条约一律废止。1919年,中国政府在巴黎和会上第一次系统地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特权的要求。1925年五卅反帝运动发生后,北京政府发起“修约”运动,向各国驻华公使团提交了要求修改不平等条约的照会。1927年1月,武汉国民政府收回了汉口、九江英租界。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发起“改订新约运动”,实现了关税自主。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正式对德、意、日宣战,同时宣布废止中德、中意、中日间所有旧条约。1943年,中国同英、美等签订了《关于取消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之后陆续与其他在华享有各种特权的国家签订了类似的条约。至此,一百年来中国与西方国家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皆告废止。
--王建朗《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日两国在修约历程中的相似之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与日本相比,中国的修约历程有何特点?分析两者不同的原因。
(3)纵观中日两国修约过程,给我们留下怎样的启示?
--摘编自牛淑萍《近代日本修改不平等条约述论》等
材料二 清政府在要求修约收回权益方面也做了一些事情,但进展甚微。1917年8月,北京政府对德奥宣战,并宣布中国与德奥两国订立的所有旧条约一律废止。1919年,中国政府在巴黎和会上第一次系统地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特权的要求。1925年五卅反帝运动发生后,北京政府发起“修约”运动,向各国驻华公使团提交了要求修改不平等条约的照会。1927年1月,武汉国民政府收回了汉口、九江英租界。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发起“改订新约运动”,实现了关税自主。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正式对德、意、日宣战,同时宣布废止中德、中意、中日间所有旧条约。1943年,中国同英、美等签订了《关于取消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之后陆续与其他在华享有各种特权的国家签订了类似的条约。至此,一百年来中国与西方国家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皆告废止。
--王建朗《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日两国在修约历程中的相似之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与日本相比,中国的修约历程有何特点?分析两者不同的原因。
(3)纵观中日两国修约过程,给我们留下怎样的启示?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小问的相似之处,依据材料一“1869-1911年,日本修改不平等条约的任务宣告完成”,依据材料二“1917-1943年,一百年来中国与西方国家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皆告废止”可以得出长期性;依据材料一“1880年井上馨出任外务卿后,把修约的重点放在治外法权权上,关税仅是修改现行税率.井上因过度对外妥协,遭到民权人士的反对而下台.1888年新任外相大隈重信则采取较强硬的外交策略”、依据材料二“北京政府发起‘修约’运动,向各国驻华公使团提交了要求修改不平等条约的照会.1927年1月,武汉国民政府收回了汉口、九江英租界.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发起‘改订新约运动’”可以得出几代人和数届政府不断努力的结果,民众和政府相辅相成;依据材料一“19世纪90年代,国际局势发生重大变化,英国对日政策发生根本性变化”,依据材料二“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正式对德、意、日宣战,同时宣布废止中德、中意、中日间所有旧条约”可以得出利用有利的国际形势和列强之间矛盾;依据材料一“1894年7月日本同英国签订了《通商航海条约》,废除了领事裁判权,并部分收回了关税自主权.此后,其他列强先后同日本签订了类似的条约.1910年日本向各国发出修约通知,1911年美国带头与日本签订新条约,随后有关国家也纷纷与日本签订条约,表示放弃关税协定权”,依据材料二“1943年,中国同英、美等签订了《关于取消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之后陆续与其他在华享有各种特权的国家签订了类似的条约”可以得出经历了从集体谈判到国别交涉的过程.
(2)第一小问的特点,对比材料一、二可知,中国比日本起步较晚;过程漫长;阶段性明显(从修约到废约).
第二小问的原因,结合所学从中国当时的社会性质、政治、经济条件等角度进行回答即可.
(3)本小问是开放型题,言之有理即可.如发展是硬道理,实力是对外交涉的基础;重视外交政策和策略,争取最大的外交成果;充分掌握和运用国际法理论,才能有效地维护国家利益.
故答案为:
(1)相似:长期性(几代人和数届政府不断努力的结果);民众和政府相辅相成;利用有利的国际形势和列强之间矛盾;经历了从集体谈判到国别交涉的过程.
(2)特点:起步较晚;过程漫长;阶段性明显(从修约到废约).
原因:修约的前提不同(近代中国长期未能实现真正的统一);不平等条约体制不同(中国不平等条约的危害性更强);国力的差别(中国长期贫弱);国际形势的不同(中国是列强争夺的重点).
(3)发展是硬道理,实力是对外交涉的基础;重视外交政策和策略,争取最大的外交成果;充分掌握和运用国际法理论,才能有效地维护国家利益.
(2)第一小问的特点,对比材料一、二可知,中国比日本起步较晚;过程漫长;阶段性明显(从修约到废约).
第二小问的原因,结合所学从中国当时的社会性质、政治、经济条件等角度进行回答即可.
(3)本小问是开放型题,言之有理即可.如发展是硬道理,实力是对外交涉的基础;重视外交政策和策略,争取最大的外交成果;充分掌握和运用国际法理论,才能有效地维护国家利益.
故答案为:
(1)相似:长期性(几代人和数届政府不断努力的结果);民众和政府相辅相成;利用有利的国际形势和列强之间矛盾;经历了从集体谈判到国别交涉的过程.
(2)特点:起步较晚;过程漫长;阶段性明显(从修约到废约).
原因:修约的前提不同(近代中国长期未能实现真正的统一);不平等条约体制不同(中国不平等条约的危害性更强);国力的差别(中国长期贫弱);国际形势的不同(中国是列强争夺的重点).
(3)发展是硬道理,实力是对外交涉的基础;重视外交政策和策略,争取最大的外交成果;充分掌握和运用国际法理论,才能有效地维护国家利益.
看了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凡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联合诸侯.”— 2020-06-18 …
求解答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759年,两广总督李侍尧在一份奏折中说:“外 2020-06-19 …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南雄商人以货入京,至长淮关,吏留而税之,既 2020-06-27 …
求老师解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大有三冗,小有三费,以困天下之财.……三冗不 2020-07-02 …
16.材料解析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1492年10月12日,这一天,大西洋强劲的 2020-07-1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清乾隆时期英国派出外交官到中国要求与中国通商,清政府以“中国乃天朝上国,无 2020-07-28 …
关注民生,追求公正公平,建设民主法制,实现和谐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阅读材料, 2020-11-05 …
关于废塑料回收利用率的问题,求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中国废塑料的回收利用率只有五分之一,德国刻塑料回收 2020-12-30 …
不论是寻求富国强兵,还是挽救统治危机,改革都是重要手段。结果是如愿以偿,亦或是事与愿违,改革都是改革 2021-01-01 …
求作业答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14年,欧洲陷入一场灾难……陷入 2021-0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