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现有4个小麦纯合品种,即抗锈病无芒、抗锈病有芒、感锈病无芒、感锈病有芒,已知抗锈病对感锈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且这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若用上述四个品
题目详情
现有4个小麦纯合品种,即抗锈病无芒、抗锈病有芒、感锈病无芒、感锈病有芒,已知抗锈病对感锈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且这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若用上述四个品种组成两个杂交组合,使其F1均为抗锈病无芒,且这两个杂交组合的F2表现型及其数量比完全一致.回答问题:
(1)为实现上述目的,理论上,必需满足的条件有:在亲本中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必须位于___(填“同源”或“非同源”)染色体上,在形成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要___,在受精时雌雄配子要___,而且每种合子(受精卵)的存活率也要___.那么,这两个杂交组合分别是:抗锈病无芒×感锈病有芒和___.
(2)上述两个杂交组合的全部F2植株自交得到F3种子,1个F2植株上所结的全部F3种子种在一起,长成的植株称为1个株系.理论上,在所有F3株系中,只表现出一对性状分离的株系有4种:
①若表现型为抗锈病无芒、抗锈病有芒,其数量比为___.
②若表现型均为感锈病,发生分离的性状是___.
(1)为实现上述目的,理论上,必需满足的条件有:在亲本中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必须位于___(填“同源”或“非同源”)染色体上,在形成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要___,在受精时雌雄配子要___,而且每种合子(受精卵)的存活率也要___.那么,这两个杂交组合分别是:抗锈病无芒×感锈病有芒和___.
(2)上述两个杂交组合的全部F2植株自交得到F3种子,1个F2植株上所结的全部F3种子种在一起,长成的植株称为1个株系.理论上,在所有F3株系中,只表现出一对性状分离的株系有4种:
①若表现型为抗锈病无芒、抗锈病有芒,其数量比为___.
②若表现型均为感锈病,发生分离的性状是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若抗锈病与感锈病、无芒与有芒分别受A/a、B/b这两对等基因控制,再根据题干信息可知4个纯合亲本的基因型可分别表示为AABB、AAbb、aaBB、aabb,若要使两个杂交组合产生的F1与F2均相同,则两个亲本组合只能是AABB(抗锈病无芒)×aabb(感锈病有芒)、AAbb(抗锈病有芒)×aaBB(感锈病无芒),得F1均为AaBb,这两对等位基因须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这样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才能使两组杂交的F2完全一致,同时受精时雌雄配子要随机结合,形成的受精卵的存活率也要相同.
(2)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F1为AaBb,F2植株将出现9种不同的基因型: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可见F2自交最终可得到9种F3株系,其中基因型AaBB、AABb、Aabb、aaBb中有一对基因为杂合子,自交后该对基因决定的性状会发生性状分离,依次是:抗锈病无芒:抗锈病有芒=3:1;抗锈病无芒:感锈病无芒=3:1;若表现型均为有芒,则发生分离的性状是抗锈病、感锈病;若表现型均为感锈病,则发生分离的性状是有芒、无芒.
故答案为:
(1)非同源 自由组合 随机结合 相等 抗锈病有芒×感锈病无芒
(2)3:1 有芒和无芒
(2)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F1为AaBb,F2植株将出现9种不同的基因型: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可见F2自交最终可得到9种F3株系,其中基因型AaBB、AABb、Aabb、aaBb中有一对基因为杂合子,自交后该对基因决定的性状会发生性状分离,依次是:抗锈病无芒:抗锈病有芒=3:1;抗锈病无芒:感锈病无芒=3:1;若表现型均为有芒,则发生分离的性状是抗锈病、感锈病;若表现型均为感锈病,则发生分离的性状是有芒、无芒.
故答案为:
(1)非同源 自由组合 随机结合 相等 抗锈病有芒×感锈病无芒
(2)3:1 有芒和无芒
看了 现有4个小麦纯合品种,即抗锈...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已知水稻高秆(T)对矮秆(t)为显性,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将一株表现 2020-04-06 …
玉米(2N=20)是雌雄同株的植物,顶生雄花序,侧生雌花序。已知玉米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 2020-04-06 …
已知水稻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有芒(B)对无芒(b)为显性,两对基因自由组合。体细胞染色体 2020-06-17 …
已知水稻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有芒(B)对无芒(b)为显性。两对基因自由组合,体细胞染色体 2020-06-17 …
小麦高秆(D)对矮秆(d)显性,抗病(T)对染病(t)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用纯种高秆抗病和矮秆 2020-06-20 …
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已知高秆(D)对矮秆(d)是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是显性,控制上 2020-06-20 …
用下列哪组方法,可最简捷地依次解决①~③的遗传问题()①鉴定一株高茎豌豆是否为纯合子②鉴定黑毛羊是 2020-06-25 …
(2014•海南)某二倍体植物中,抗病和感病这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要确定这对性状的显隐性 2020-07-12 …
38.已知水稻高秆(D)对矮秆(d)是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是显性,控制上述两对性状的基因 2020-07-12 …
已知水稻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有芒(B)对无芒(b)为显性。现有抗病有芒和感病无芒两个品种要 2021-0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