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1)读《水浒》,有人说鲁智深、林冲身上最大的性格特点分别是“义”和“忍”。请你结合具体故事情节,简要说说鲁智深的“义”和林冲的“忍”是如何体
题目详情
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
(1)读《水浒》,有人说鲁智深、林冲身上最大的性格特点分别是“义”和“忍”。请你结合具体故事情节,简要说说鲁智深的“义”和林冲的“忍”是如何体现的。
(2)简述《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四次出海经历中的任意两次,写出他前往地点及途中遭遇。。
(1)读《水浒》,有人说鲁智深、林冲身上最大的性格特点分别是“义”和“忍”。请你结合具体故事情节,简要说说鲁智深的“义”和林冲的“忍”是如何体现的。
(2)简述《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四次出海经历中的任意两次,写出他前往地点及途中遭遇。。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
鲁智深正直豪爽,好打抱不平,没有私心,即使是杀人也是为别人而杀,三拳打死镇关西是为了帮助与他毫无关系的金翠莲父女.为此他不得不逃亡江湖,后来在赵员外的张罗下,在五台山出家当了和尚.把鲁智深关在庙里打坐修行,哪里有机会帮助众生,于是引出了大闹五台山这一场,又是喝酒,又是吃狗肉,打倒了金刚,推翻了亭子,直闹得佛场众僧人“卷堂大散”.鲁智深看似犯戒的行为,其实是他对盲目修行的反抗.对于鲁智深的犯戒,作者只是让长老推荐去了东京大相国寺,在菜园子里做了一个菜头.这个看似不讲理、不受戒的花和尚,却有一身为民不惧水火的正义感.桃花山小霸王周通强抢民女,被他一顿铁拳;瓦官寺的和尚、道士无恶不作,成了他杖下之鬼;野猪林暗中护送好友林冲,有情有义,鲁智深简直就是一无私无欲的做好事的菩萨,救民于水火之中.鲁智深最终上了梁山,征辽得胜路过五台山,宋江率众好汉参禅,对智真长老如是讲:“智深和尚与宋江做兄弟时,虽是杀人放火,忠心不害良善,善心常在.”征方腊,鲁智深追杀敌将夏侯成,却迷路入了深山;得一僧人指点,从缘缠井中解脱,生擒方腊.后于浙江闻钱塘潮至,以为战鼓响,待要出去厮杀.当得知是潮信时,想起了师父曾经对他说过的“听潮而圆,见信而寂”的话头,于是焚起一炉好香,在禅床上坐化而去.
林冲和鲁智深初会相国寺菜地,其妻子张氏与使女迎儿在街头遇到高俅的义子高衙内,高欲对张氏不轨,迎儿叫来林冲,高才没有得手.其后 ,高衙内害单相思,设计让人卖宝刀给林冲.不久,高又指使陆谦到林冲处,声言高太尉(高俅)要看宝刀,把林冲骗进商议军事机密的白虎节堂,高俅以擅闯军事禁地的罪名将林冲刺配沧州,途中又买通解差董超薛霸,要在野猪林结果林冲姓命,被鲁智深搭救.到沧州后,陆又和地方串通,火烧草料场,欲置林冲于死地.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林冲手刃陆谦,被逼上梁山.林冲娘子(夫人)在高衙内纠缠不休的情况下,自杀身亡.高衙内的阴谋终究没有得逞,但林冲却被害得家破人亡,走投无路,只好落草为寇.
(2)
鲁滨孙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长篇小说《鲁滨逊漂流记》的主要人物.出身于商人之家的鲁滨孙,不甘过平庸的生活,一心向往着充满冒险与挑战的海外生活,于是私自离家出海航行,去实现遨游世界的梦想,但每次都历尽艰险.小说第一部分写鲁滨孙离家三次航海的经历,在巴西买了种植园;第二部分是小说的主要部分,写鲁滨孙在一座荒无人烟的海岛上度过了28年孤独的时光的经历.鲁滨孙自己搭建房屋,尝试着打猎、种谷子、驯养山羊、晒野葡萄干,自己摸索着做桌椅、做陶器,用围巾筛面做面包,还搭救并训练了一个野人“星期五”,使他成为自己的忠实奴仆.就这样,他在荒岛上建立了自己的物质和精神“王国”.第三部分叙述他从荒岛回来后的事情,主要经历是由陆路从葡萄牙回英国途中遇狼群的经历.敢于冒险,勇于追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面对人生困境,鲁滨孙的所作所为,显示了一个硬汉子的坚毅性格与英雄本色,体现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创造精神和开拓精神,他敢于同恶劣的环境作斗争. 鲁滨孙又是个资产者和殖民者,因此具有剥削掠夺的本性. “鲁滨孙”已成为冒险家的代名词.鲁滨孙敢于冒险,勇于追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的性格.
答案:
(1)鲁智深的“义”体现在他闻听朋友林冲遭高俅陷害被发配沧州,担心途中恐对林冲不利,就一路暗中跟随保护,关键时刻救了林冲性命.
林冲的“忍”体现在高衙内调戏他的妻子,他压下怒火,委曲求全;后高俅设计陷害于他,他休了妻子,忍气吞声,被发配沧州.
(2)第一次出海,乘船往伦敦,刚出港就遇上大风暴,导致出海失败.
第二次出海,前往非洲和当地人交换金沙等队中物品获取暴利,遭海盗袭击,当了两年奴隶.
第三次出海,前往非洲,不幸遇上海盗,成了奴隶,两年后逃走,到巴西开始了庄园主的生活.第四次出海,去非洲贩卖黑人,船在途中触礁沉没,其他人均葬身鱼腹,只有他死里逃生,漂到了荒岛上.
鲁智深正直豪爽,好打抱不平,没有私心,即使是杀人也是为别人而杀,三拳打死镇关西是为了帮助与他毫无关系的金翠莲父女.为此他不得不逃亡江湖,后来在赵员外的张罗下,在五台山出家当了和尚.把鲁智深关在庙里打坐修行,哪里有机会帮助众生,于是引出了大闹五台山这一场,又是喝酒,又是吃狗肉,打倒了金刚,推翻了亭子,直闹得佛场众僧人“卷堂大散”.鲁智深看似犯戒的行为,其实是他对盲目修行的反抗.对于鲁智深的犯戒,作者只是让长老推荐去了东京大相国寺,在菜园子里做了一个菜头.这个看似不讲理、不受戒的花和尚,却有一身为民不惧水火的正义感.桃花山小霸王周通强抢民女,被他一顿铁拳;瓦官寺的和尚、道士无恶不作,成了他杖下之鬼;野猪林暗中护送好友林冲,有情有义,鲁智深简直就是一无私无欲的做好事的菩萨,救民于水火之中.鲁智深最终上了梁山,征辽得胜路过五台山,宋江率众好汉参禅,对智真长老如是讲:“智深和尚与宋江做兄弟时,虽是杀人放火,忠心不害良善,善心常在.”征方腊,鲁智深追杀敌将夏侯成,却迷路入了深山;得一僧人指点,从缘缠井中解脱,生擒方腊.后于浙江闻钱塘潮至,以为战鼓响,待要出去厮杀.当得知是潮信时,想起了师父曾经对他说过的“听潮而圆,见信而寂”的话头,于是焚起一炉好香,在禅床上坐化而去.
林冲和鲁智深初会相国寺菜地,其妻子张氏与使女迎儿在街头遇到高俅的义子高衙内,高欲对张氏不轨,迎儿叫来林冲,高才没有得手.其后 ,高衙内害单相思,设计让人卖宝刀给林冲.不久,高又指使陆谦到林冲处,声言高太尉(高俅)要看宝刀,把林冲骗进商议军事机密的白虎节堂,高俅以擅闯军事禁地的罪名将林冲刺配沧州,途中又买通解差董超薛霸,要在野猪林结果林冲姓命,被鲁智深搭救.到沧州后,陆又和地方串通,火烧草料场,欲置林冲于死地.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林冲手刃陆谦,被逼上梁山.林冲娘子(夫人)在高衙内纠缠不休的情况下,自杀身亡.高衙内的阴谋终究没有得逞,但林冲却被害得家破人亡,走投无路,只好落草为寇.
(2)
鲁滨孙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长篇小说《鲁滨逊漂流记》的主要人物.出身于商人之家的鲁滨孙,不甘过平庸的生活,一心向往着充满冒险与挑战的海外生活,于是私自离家出海航行,去实现遨游世界的梦想,但每次都历尽艰险.小说第一部分写鲁滨孙离家三次航海的经历,在巴西买了种植园;第二部分是小说的主要部分,写鲁滨孙在一座荒无人烟的海岛上度过了28年孤独的时光的经历.鲁滨孙自己搭建房屋,尝试着打猎、种谷子、驯养山羊、晒野葡萄干,自己摸索着做桌椅、做陶器,用围巾筛面做面包,还搭救并训练了一个野人“星期五”,使他成为自己的忠实奴仆.就这样,他在荒岛上建立了自己的物质和精神“王国”.第三部分叙述他从荒岛回来后的事情,主要经历是由陆路从葡萄牙回英国途中遇狼群的经历.敢于冒险,勇于追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面对人生困境,鲁滨孙的所作所为,显示了一个硬汉子的坚毅性格与英雄本色,体现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创造精神和开拓精神,他敢于同恶劣的环境作斗争. 鲁滨孙又是个资产者和殖民者,因此具有剥削掠夺的本性. “鲁滨孙”已成为冒险家的代名词.鲁滨孙敢于冒险,勇于追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的性格.
答案:
(1)鲁智深的“义”体现在他闻听朋友林冲遭高俅陷害被发配沧州,担心途中恐对林冲不利,就一路暗中跟随保护,关键时刻救了林冲性命.
林冲的“忍”体现在高衙内调戏他的妻子,他压下怒火,委曲求全;后高俅设计陷害于他,他休了妻子,忍气吞声,被发配沧州.
(2)第一次出海,乘船往伦敦,刚出港就遇上大风暴,导致出海失败.
第二次出海,前往非洲和当地人交换金沙等队中物品获取暴利,遭海盗袭击,当了两年奴隶.
第三次出海,前往非洲,不幸遇上海盗,成了奴隶,两年后逃走,到巴西开始了庄园主的生活.第四次出海,去非洲贩卖黑人,船在途中触礁沉没,其他人均葬身鱼腹,只有他死里逃生,漂到了荒岛上.
看了 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小海马的大智慧》的阅读题答案通读全文,说明文章以《小海马大智慧》为题的好处。通读全文,说说小海马 2020-04-27 …
写作;阅读使人明智,阅读使人充实。阅读的好处很多,但是,目前许多中学生都不重视阅读。请你根据下表内 2020-05-14 …
请问:神怎样对待世上的智慧和哲学?〈哥林多前书1章19节〉就如经上所记:“我要灭绝智慧人的智慧,废 2020-05-14 …
一“让”“挫”的智慧一阅题答案一“让”一“挫”的智慧阅题答案 2020-06-13 …
据说,孔子曾向一位智者请教“救世”之道,智者却一言不发,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然后席地而眠。孔子若 2020-06-21 …
三(6)班有48人,每人至少订阅《小学生报》和《智力开发报》中的一种,巳知订《小学生报》的有32人 2020-07-08 …
三年级(1)班有48人,每人至少订阅《小学生》和《智力开发》中的一种,已知订《小学生》的有32人, 2020-07-10 …
据说,孔子曾向一位智者请教“救世”之道,智者却一言不发,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然后席地而眠。孔子若 2020-07-12 …
阅读使人明智,阅读使人充实.某英文报为了了解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向广大中学生做调查.请根据下面图 2020-07-21 …
据说,孔子曾向一位智者请教“救世”之道,智者却一言不发,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然后席地而眠。孔子若有 2020-11-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