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列古文,完成下面题目(16分)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古文,完成下面题目(16分) 爱 莲 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3 分) (1)可爱者甚 蕃 (2)不 蔓 不枝 (3)陶后 鲜 有闻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 分) (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小题3:下列句中划线字意思和用法完全一样的一项是( )(2分)
予 谓 菊 花 之 隐 逸 者 也 牡 丹 花 之 富 贵 者 也 莲 花 之 君 子 者 也。 小题5: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黑泥),与之俱黑”,而周敦颐则说莲“出淤泥而不染”。围绕“环境与人”的关系,提炼出这两句话各自蕴含的观点。(4分)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1)多 (2)生(长)藤蔓 (3)少 小题1:(1)(莲)从淤泥里长出来却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 (2)爱莲花的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小题1:C 小题1:予 谓 菊 /花 之 隐 逸 者 也/ 牡 丹 /花 之 富 贵 者 也 /莲 /花 之 君 子 者 也。 小题1:环境可以改变人;人可以不受环境的影响。 |
略 |
看了 阅读下列古文,完成下面题目(...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穷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是司马迁撰写《史记》的目的。其中“通古今之变”中的“古”“ 2020-05-16 …
中国古代有这样一部史学巨著,“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其体例开纪传体史书的先河.这部 2020-06-22 …
古文《送东阳马生序》中“非天质之卑”的“之”是不是“取独”?“天质”是主语,“卑”是谓语,“取独” 2020-07-03 …
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限断6处)赞日凡人之情皆谓后来者不及于古之人贤者古 2020-07-12 …
董仲舒在给汉武帝的《对策》中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他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 2020-07-28 …
“愈之为古文﹐岂独取其句读不类於今者邪﹖思古人而不得见﹐学古道则欲兼通其辞.”如题 2020-11-26 …
“愈之为古文,岂独取其句读不类於今者邪?思古人而不得见,学古道则欲兼通其辞.” 2020-11-26 …
文言文断句。下列文句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A.愈之为古文/岂独取其句读不类於今者邪/思古人而不得见/ 2020-11-26 …
司马迁著《史记》,其史学观念在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该纪传体通史不可能记载的史实 2020-12-14 …
下列各项中翻译不恰当的一项是:A.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也是想探求天道与人事之间 2020-12-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