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读书忌①鲁迅读书有“忌”,就是某一类书决不能和某一类书同看,否则两者中之一必被克杀,或者至少使读者反而发生愤怒。例如现在正在盛行提倡的明

题目详情
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读书忌
鲁迅
读书有“忌”,就是某一类书决不能和某一类书同看,否则两者中之一必被克杀,或者至少使读者反而发生愤怒。例如现在正在盛行提倡的明人小品,有些篇的确是空灵的。枕边厕上,车里舟中,这真是一种极好的消遣品。然而先要读者的心里空空洞洞,混混茫茫。假如曾经看过《明季稗史》《痛史》,或者明末遗民的著作,那结果可就不同了,这两者一定要打起仗来,非打杀其一不止。
这几天偶然看见一部屈大均的《翁山文外》,其中有一篇戊申(即清康熙七年)八月做的《自代北入京记》。有些地方极有重量,抄几句在这里——“其首顶一柳筐,以盛马粪及木炭者,则皆中华女子。皆盘头跣足,垢面,反被毛袄。人与牛羊相枕藉,腥臊之气,百余里不绝。……”
我想,如果看过这样的文章,想像过这样的情景,又没有完全忘记,那么,虽是中郎 的《广庄》或《瓶史》,也断不能洗清积愤的,而且还要增加愤怒。因为这实在比中郎时代的他们互相标榜还要坏,他们还没有经历过扬州十日,嘉定三屠!
明人小品,好的;语录体也不坏, 但我看《明季稗史》之类和明末遗民的作品却实在还要好,现在也正到了标点、翻印的时候了
(选自《鲁迅全集》,有删改)
【注】①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四年十一月二十九日《中华日报·动向》。②中郎:此指曾官拜吏部中郎的明代文学家袁宏道。
【小题1】第二段中作者摘抄《自代北入京记》的有关内容,有何作用?(5分)
【小题2】请概述文中作者对待当时盛行阅读明人小品的态度。(4分)
【小题3】“但我看《明季稗史》之类和明末遗民的作品却实在还要好,现在也正到了标点、翻印的时候了。”这句话如何理解?(6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5分)说明《自代北入京记》等著作真实反映了当时社会残酷的现实(2分),与明人小品的闲适形成对比(1分),表明同时读明人小品,也不能洗清积愤,反而还要增加愤怒(2分)。 【小题1】(4分)肯定其空...
看了 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读书...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按要求,根据理解填写诗句.一个人要积累知识,就必须读书,不断读书,不断汲取营养按要求,根据理解填写  2020-07-02 …

“不登高山,不知山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这句话的寓意是[]A.要知道天有多高,就必须登  2020-07-06 …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只要是具有各向异性的固体就必定是晶体B.只要是不显示各向异性的固体就必定是  2020-11-02 …

光源,物体,影子的关系问题?光源,物体,影子三者之间存在着不可割舍的关系.好比有光源和物体就必定有影  2020-11-04 …

说说你对下面这段话的理解.因此,如果有人不读书又想冒充博学多知,他就必须很狡黠,才能掩饰无知.如果一  2020-11-10 …

今天的太阳下山了,就永远不可能回来了.人要活得充实和有价值,就必须学会留住今天的太阳的意思?今天的太  2020-11-14 …

你永远到不了的地方!你从A点要去B点,你就必须要经过AB之间的C点,要到C点去,你就必须经过AC之间  2020-11-20 …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这句话的意思是A.要知道天有多高,就必须登上高山  2020-11-24 …

六级有必要刷分么不少同学都为了拿个高点的分又报名了,有必要么,过了不就可以了么,有个500多分我觉得  2020-12-06 …

关于必要条件的问题如果B成立,那么A成立,即B→A,如果A不成立,那么B就一定不成立,即┐A→┐B,  2020-12-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