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初一课文大自然的语言阅读题“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13)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中运用

题目详情
初一课文【大自然的语言】阅读题
“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13)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中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一、阅读课文,用一两句话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1.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就是物候学.
  2.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
  3.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
  4.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二、理解句子的意思,回答下列问题.
  本题目的是揣摩本文两个重要句子的含义.
  1.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请用它造一个句子.)
  次第,一个接一个.造句略.
  2.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这三个例子说明什么道理?)
  说明一些普通的自然现象,在农业生产那里,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
  三、从下边两题中选做一题.
  1.采集几则农谚,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
  2.联系课文中的物候知识,谈谈你对下面这首诗的理解,你有过与诗人类似的观察和体验吗?说给大家听听.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设题意图是让学生扩展运用所学到的物候学知识.
  1.农谚“清明前,开秧田”讲的是根据节气来确定“开秧田”的时间;“柳毛开花,点豆种瓜”根据物候现象来安排“点豆种瓜”的时间;“馒头云,天气晴”根据云彩的形状预测天气状况.
  2.课文中说“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夏秋两季越往高处越迟”,“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正说明了这一点.诗人在大林寺里重遇春天美景后,在喜出望外中,不禁猛然“醒悟”到:原来春天是转到这里来了!其实,诗人并不会真的以为如此,这只是文学笔法罢了.
  有过在初春爬山经历的同学,可能曾留意到山上的树木比平地上的树木发芽晚.
选me吧!
看了 初一课文大自然的语言阅读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如图为伏尔加河主要流经地区示意图.完成33-34题.从水循环的过程中和地理意义看,伏尔加河()①流  2020-05-13 …

如图为伏尔加河主要流经地区示意图.完成10~11题.从水循环的过程中和地理意义看,伏尔加河()①流  2020-05-13 …

如图为伏尔加河主要流经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14-16题.从水循环的过程和地理意义看,伏尔加河()①  2020-05-13 …

如图为伏尔加河主要流经地区示意图.完成1-2题从水循环的过程中和地理意义看,伏尔加河()①流域内总  2020-05-13 …

如图为伏尔加河主要流经地区示意图.从水循环的过程和地理意义看,伏尔加河()①流域内总体上蒸发旺盛②  2020-05-13 …

小学五年级数学疑难解答有两个水桶,不用秤称,应该怎样使用这两个水桶盛出7千克水来?一个能盛5千克水  2020-07-07 …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为取得地中海霸权,同地中海西部强国进行了三次战争,史称布诺战争。帝国强盛时地垮  2020-07-11 …

阅读下列材料:为取得地中海霸权,同地中海西部强国进行了三次战争,史称布匿战争。帝国强盛时地垮亚、非  2020-07-1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为取得地中海霸权,同地中海西部强国进行了三次战争,史称布匿战争。帝国强盛时  2020-07-16 …

阅读下列材料为取得地中海霸权,同地中海西部强国进行了三次战争,史称布匿战争。帝国强盛时地跨亚、非、欧  2020-1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