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周游六国间孔子与各诸侯国君的契约关系特征

题目详情
周游六国间孔子与各诸侯国君的契约关系特征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孔子生于春秋时代,周室式微,各地诸侯分疆立国,大小不下数十.一般理多以为既曰周游,必是奔波跋涉,遍历诸国,求仕未成,志不得伸.甚至惶惶不可终日,累累若丧家之犬.连司马迁也说:“孔子明王道,干七十余君,莫能用.”实际上,根据文献记载,孔子真正到过的只有卫、曹、宋、郑、陈、蔡等六国,此外经过和暂留的有匡、蒲、负函(今河南信阳、楚采邑)等.在这14年里前后有5年在卫,3年在陈,其余时间或在路上,或对那另外几国作短暂的访问.他去负函是专为访问驻守负函、颇具贤名的出国大夫叶公.去后与之论政,孔子说:“近者悦,远者来.”所以孔子周游列国所见国君也不多,约计6位,且均不得重用.在68岁时才因季康子派人礼聘而返鲁,结束了在外流浪的生活.
我们经常说孔子周游列国,经历艰险,到处碰壁,似是一事无成.其实,他在访问的过程中也得到了不少的收获.例如:
孔子周游的目的不仅是单纯为了求仕,而且是借此机会寻求史迹、调查社会、了解民情,增长知识,从各种不同遭遇中多闻、多问、多见、多识.
孔子虽然本身未得重用,但其随行弟子如子路、高柴、宓子贱、冉求、子贡等都在不同国家担任了不同职位,实际上也间接地实现了孔子的部分政治主张.
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仁”,经过周游,深入大众,发展了“仁”的更新内容,加强了社会大同的概念,逐渐完善了“仁”的学说.
在周游过程中以整个社会为课堂,随地取材、边走边学、游历践行、磨炼意志,提高了对一些事务的实际认识和实践本领.
孔子周游列国,走走停停,虽历时14年,行程不过千里方圆,并未超越当今山东、河南两省的范围.但是在当时交通条件不便,艰险备尝的环境下,坚持不懈,矢志不移,其奋斗自强的精神令人不胜钦佩.尤其弟子从游者不下数十人,竟能背井离乡追随不舍,这种师生之至情,在今天更是难以想象.
(二)子见南子
南子是卫灵公的夫人,传有干预朝政、行为不检之嫌,名声不好.孔子到卫次年,南子慕孔子盛名,表示愿见孔子.孔子先是婉谢,后来因身既在卫,不便过于推托就入宫见她,中隔珠帘,相互行礼,这本来是一件平常的事;但因子路对孔子去见这位名声不好的南子,很不高兴,可能发了点牢骚或说了些气话,于是在《论语·雍也》中有一段记载:“子见南子,子路不悦,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过来不久,孔子因灵公与夫人同车,使自己为次乘随行,招摇过市,孔子以为耻,批评卫灵公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愤而离卫.
1928年林语堂先生编写了一出历史独幕剧《子见南子》,发表于《奔流》一卷六期,这正为肆意丑陋孔者提供了良好的素材.次年,曲阜第二师范师生将之妄加改编,使成讽刺喜剧,加紧排练,广事宣传,于6月8日晚借举行家长游艺会公演于该校礼堂.剧中孔子在南子面前,唯唯诺诺,对南子所唱“桑中”之曲,听得神魂颠倒,丑态百出,并且说了一些很不文雅的话,然后对子路指天誓日,自我表白,为此引起孔族不满,以“孔氏六十族人”名义为文控告二师师生“侮辱祖宗孔子”.后经国民政府派员调查处理,结果将校长宋还吾撤职,开除了两个担任男女主角的学生.经此一番风波,成为遍传全国的重大新闻.鲁迅评之为这是“强宗大姓”的完全胜利.
孔子生前绝对想不到他迫于形势去见了一趟南子,竟在2500年后引起如许麻烦.其实既是倡言反封建,何应诋毁男女相见.当时孔子已是56岁的老头子,南子纵是年少貌美,既相见于宫室,也不必一定要被弄得色授神迷,这不是故意贬污孔子,就是用自己遇美时的色迷与感受以度孔子.
关于孔子的那句话,南怀瑾先生在《论语别裁》中另有见解,他认为孔子“矢之”的原意是“我所否定的,我认为不可救药的人,一定是罪大恶极;不但人讨厌他,就是天也讨厌他”.“南子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错,不过长得漂亮,卫灵公非常迷她,如此而已!”“你们对于南子,用不着这样不高兴.”此说十分新鲜别致,因志之.
(三)在陈绝粮
子在陈绝粮是个广为人知的故事,情况是孔子63岁(鲁衰公六年)时,因陈乱,离陈赴负函.楚昭王闻孔子贤名,想招聘他,据《史记·孔子世家》,陈蔡两国怕楚国起用孔子,将更强大,不利于己,所以发兵围困孔子于陈蔡之间.此说似乎不近情理,后人疑其不实.按孔安国的说法是“吴伐陈,陈乱,故乏食”.而《论语·卫灵公》篇内只有“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的记载,没有说明绝粮原因.可是困在途中,断粮7天,随行那么多人免不了愁苦抱怨,有的还生了病,难以起身,应是事实.在如此严峻的考验下,孔子表现得十分镇静,照常讲学、诵诗、弹琴、唱歌,这样临危不惧,坚定自若的高尚品格,使弟子们感动鼓舞,齐心协力,度过难关.孔子教导他们说:“处于贫困穷苦之中,仍能坚强不屈,信心不移,这才是道德高尚的君子.只有小人才会一遇困难就无所不为,忘其所以.君子固穷,要有一定的修养.”孔子伟大,此亦一列.
(四)孔子周游坐的是什么车
曾见不少描绘孔子周游的图片,孔子坐的都是马车,有的雕塑更是骏马高车,扬蹄飞驰.试想当时从行弟子有数十人,都是徒步相随,不可能人人坐车,远涉千里,怎能跟得上跑得快的马车.在《孔子圣迹图》有孔子乘车图像十几幅,表现出周游途中所乘的都是牛车,这比较符合实际.牛车缓慢颠簸,更显出孔子旅途的艰困和意志的坚强.大哉孔子,中国何幸而有孔子
看了 周游六国间孔子与各诸侯国君的...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下列各项中,与这一政治思想属于同一学派的  2020-05-15 …

何为君子之道?圣人有云:君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谬,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  2020-05-16 …

请问,万里出征为封侯,赢得白发泪空流,早知异乡无消息,莫做远方浪子游.今天去观音庙求得,因为人很多  2020-06-20 …

西汉时期,董仲舒在给汉武帝的对策中提出“使诸列侯、郡守,各择其民贤者,岁贡各二人以给宿卫,且以观大  2020-06-24 …

汉武帝时诸列侯、郡守等每年必须向朝廷举荐一次人才,称为察举;另外还有征辟,所征之人不拘一格,凡有专  2020-07-01 …

汉武帝时,董仲舒建议:“臣愚以为使诸列侯、郡守、二千石各择其吏民之贤者,岁贡各二人,……”后来这一  2020-07-10 …

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是什么意思  2020-07-11 …

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这句话的意思是以及与这一政治思想属于同一学派的  2020-11-03 …

如图所示邮票《燕侯盂》内容的解读,正确的是()①“中国人民邮政”的字体系甲骨文②它反映西周实行分封制  2020-11-06 …

“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下列各项中,与这一政治思想属于同一学派的是  2020-1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