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甲文出夷陵州治,西北陆行二十里,濒大江之左,所谓下牢之关①也。路狭不可行,舍舆登舟。舟行里许,闻水声汤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甲文】

出夷陵州治,西北陆行二十里,濒大江之左,所谓下牢之关 也。路狭不可行,舍舆登舟。舟行里许,闻水声汤汤,出于两崖之间。复舍舟登陆,循仄径曲折以上。穷山之巅,则又自上缒 滑以下。其下地渐平,有大石覆压当道,乃伛俯径石腹以出。出则豁然平旷,而石洞穹起,高六十馀尺,广可十二丈。二石柱屹立其口,分为三门,如三楹之室焉。

中室如堂,右室如厨,左室如别馆。其中一石,乳而下垂,扣之,其声如钟。而左室处小石突立正方,扣之如磬。其地石 以土,撞之则逄逄 然鼓音。背有石如床,可坐。 予与二三子浩歌其间,其声轰然,如钟磬助之响者。 下视深溪,水声涔然出地底。溪之外,翠壁千寻,其下有径,薪采者行歌,缕缕不绝焉。

昔白乐天自江州司马徙为忠州剌史,而元微之 自通州将北还,乐天携其弟知退,与微之会于夷陵,饮酒欢甚,留连不忍别去,因共游此洞,洞以此三人得名。其后,欧阳永叔及黄鲁直 二公皆以摈斥流离,相继而履其地,或为诗文以纪之。 予自顾而嘻,谁摈斥予乎?谁使予之流离至于此乎? 偕予而来者,学使陈公之子曰伯思、仲思 。予非陈公,虽欲至此无由,而陈公以守其官未能至。然则其至也,其又有幸有不幸邪?

夫乐天、微之辈,世俗之所谓伟人,能赫然取名位于一时,故凡其足迹所经,皆有以传于后世,而地得因人以显。若予者,虽其穷幽徙险,与虫鸟之适去适来何异?虽然,山川之胜,使其生于通都大邑,则好游者踵相接也。顾乃置之于荒遐僻陋之区,美好不外见,而人亦无以亲炙其光。呜呼!此岂一人之不幸也哉?                                     

(选自刘大櫆《游三游洞记》)

【乙文】

既而,通夕不寐,迨旦将去,怜奇惜别,且叹且言。知退曰:“斯境胜绝,天地间其有几乎?如之何府通津繇 ,岁代寂寥委置,罕有到者乎?”予曰:“借此喻彼,可为长太息者,岂独是哉,岂独是哉!”微之曰:“诚哉是言!矧 吾人难相逢,斯境不易得。今两偶于是,得无述乎?请各赋古调诗二十韵,书于石壁。” 仍命予序而纪之,又以吾三人始游,故目为“三游洞” 。洞在峡州上二十里北峰下,两崖相廞 间。欲将来好事者知,故 书其事。

(选自白居易《三游洞序》)

【注】①下牢之关:指下牢关,在今宜昌市西北。②逄(páng):拟声词。③黄鲁直:黄庭坚,鲁直是他的字。④学使陈公:指陈浩。学使,即提督学政,也称提学使。伯思、仲思是陈浩之长子本忠,次子本敬。⑤津繇(yáo):水航经由的渡口。⑥矧(shěn):况且。⑦廞:通“嵌”。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

    A.穷山之巅,则又自上缒 滑以下        危:危险

    B.其地石 以土,撞之则逢逢然鼓音      杂:间杂

    C.而元微之 自通州将北还              适:恰好

    D.欲将来好事者知,故 书其事          备:详细

2.两文记叙了一系列人物,下列对这些人物的描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白居易、元稹和白知退一起游历过三游洞,三游洞因这三人来游而得名。

    B.欧阳修和黄庭坚曾一起游历三游洞,并且都留下了与三游洞有关的诗文。

    C.刘大櫆携陈公二子伯思、仲思游过三游洞,他伤感而怀古,触景而生情。

    D.白居易游洞因景伤情,抒写了“怜奇惜别”的感慨,颇有英才见弃之憾。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刘大櫆游三游洞颇费周折,弃车乘船,后又弃船步行,爬山缒岩,弯腰俯身行进,最后才到三游洞。

    B.三游洞洞内的中室像客厅,右室像厨房,左室像别馆;山洞外面的钟乳石发出的声音如同钟磬声。

    C.刘大櫆对自己是无名之辈而不能使三游洞因他自己而显名,颇有惆怅之情,并借机发泄了心中牢骚。

    D.三游洞因乐天等人来过而出名,与其相比,刘大櫆认为自己游洞无异于虫鸟,为怀才不遇深感不平。

4.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予与二三子浩歌其间,其声轰然,如钟磬助之响者。

(2)予自顾而嘻,谁摈斥予乎?谁使予之流离至于此乎?

(3)仍命予序而纪之,又以吾三人始游,故目为“三游洞”。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A(危:高。)

2.B(欧阳修与黄庭坚并非一起游三游洞,而是有先有后。)

3.B(钟乳石不是在洞外,而是在洞内。)

4.(1)我与两三个朋友在洞内大声放歌,声音轰响,就像是钟磬等乐器加大了我们的音量。(2)我想到自己,感到好笑,是谁排斥我吗?是谁让我流落离散到这里的呢?(3)于是命我作序记叙这件事情,又因为此地是我们三人初次游览的,因此题目就叫做“三游洞”。

参考译文:

【甲文】

从夷陵州的州府出发,向西北方向走二十里陆路,靠近江的南岸,就是人们所说的下牢关。路很窄,走不了,便下车上船。坐船走了一里左右,听见从两崖之间传出“汤汤”的流水声。于是又下船走陆路,顺着窄窄的小路走曲折的山路上山,直至山顶,就又从山顶用绳子拴住从高处往下滑。下面的土地渐渐平坦了,有一块大石头遮蔽挡在路中,便弯着腰从石头下面过去。一出去便见开阔的平地,有一个石洞隆起,高六十多尺,宽约十二丈。两根石柱屹立在洞口,把洞口分为三个门,就像三列房子一样。

中室像客厅,右室像厨房,左室像别馆。洞中有一块下垂的钟乳石,敲它,就会发出像钟声一样的声音。左室外有一块形状规则的小石突出,敲它就会发出像磬声一样的声音。这地方还有些石头与土间杂着,撞它就会发出鼓音般“逄逄”的声音。后面还有一块石头像床,可以坐。我与诸位朋友在洞内放声高歌,声音轰响,就像是钟磬等乐器加大了我们的音量。向下看是一条深溪,水声清越,就像是从地底传出来一样。深溪两岸,是高达千寻的苍翠山壁,下面还有小路,山中樵夫背着柴边走边唱,歌声缕缕不绝于耳。

以前白乐天(居易)从江州司马调任为忠州剌史,他的好友元微之(稹)恰好从通州将回北方,乐天携同弟弟知退,和元微之在夷陵相会,喝酒喝得十分高兴,留连忘返不忍离去,所以一起来此洞游玩,洞因为这三人而得名。后来,欧阳永叔(修)及黄鲁直(庭坚)两个人都因为被排斥贬官,相继来到此洞,有的还写了诗文来记录这件事。我想到自己,感到好笑,是谁排斥我吗?是谁让我流落离散到这里的呢?和我一起来游玩的,有学使陈公的儿子伯思、仲思。我不是陈公,(陈公)即使想来这里,也没有缘由,他因为守着官位不能一起来。即使这样那么他来了,到底是有幸还是不幸呢?

像乐天、微之这样的人,就是世俗所说的伟大的人物,地位显赫,名重一时,所以凡是他们足迹经过的地方,都会流传后世,而且那个地方也因为那些人出名。像我这样的人,即使走遍幽奇险峻的山水,和虫儿鸟儿偶尔来偶尔去又有什么不同呢?即使是这样,山川之美,如果是在交通方便的大城市,那么喜好游玩的人就会摩肩接踵地去游玩。然而把它放在荒远偏僻的地方,美好的风景就不能显现出来,人们也就不能直接受到美好风光的熏陶了。唉,这难道是一个人的不幸吗?

【乙文】

不久,(我们)一夜没有睡觉,等到天明即将离开,怜惜这里风景奇异不忍离别,(于是)一面叹息着一面谈话。白行简说:“这里的环境美到了极点,世界上还能有几处呢?为什么此洞下面就和渡口相通,却多年来寂寞无闻,被人抛弃,极少有人到这里来呢?” 我说:“借这件事可以说明另外的事,可以为之深深叹息的(事情),难道只有这件吗?难道只有这件吗?”元微之说:“这句话的确说得对啊!况且我们三人极难相逢,而此美景也极难遇见。现在这两件事都在这里实现了,怎么能没有文章记载此事呢?请每人赋古体诗二十韵,写在石壁上。”于是命我作序记叙这件事情,又因为此地是我们三人初次游览的,因此题目就叫做“三游洞”。洞在距离峡州二十里的北峰下两个山崖相嵌的地方。想让后来有寻幽览胜爱好的人知道这个游览胜地,故而详细地记载了这件事情。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我要知道6年级上册的试卷题目.谁知道说说吧.第28一课是《我的舞台》.第25课是《月光曲》.要对的  2020-05-12 …

有关于“化虚为实”“动静结合”如题,在阅读里经常出现类似的词汇,请问二者都属于什么?换句话说,就是  2020-05-13 …

古老数学题——牢房里的餐桌牢房里关着很多犯人,用餐时他们都会聚集一起.这时狱卒将安排他们分别坐在一  2020-06-08 …

谁会这道题: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苏轼湖山信是  2020-06-09 …

画牢,这个词?平常口头里,画牢,啥意思?  2020-06-22 …

谁会这道题:阅读乐园(阅读短文并阅读乐园(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在大森林里,一只豹不小心从树上摔下  2020-07-03 …

阅读理解。一个“无正业的浪人‘五叔’在烟馆里发牢骚,说‘我’母亲家中有事总请某人帮忙,大概总有什么  2020-07-06 …

谁会这道题:阅读短文,回答文后的阅读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①这件事情发生在澳大利亚一个岛上的度假村  2020-07-21 …

关于课外文言文阅读题的书,卖哪种好?注意是课外的!里面的文言文至少要20篇以上,里面有阅读练习题的哦  2020-11-28 …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题目题宣州开元寺水阁杜牧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鸟去鸟来山色里,人阅  2020-1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