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扬州慢》一词如何化景物为情思?并加以现实与历史的比衬?

题目详情
《扬州慢》一词如何化景物为情思?并加以现实与历史的比衬?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扬州慢》一词中“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虚处传神,城池荒芜、人烟稀少、屋宇倾颓的凄凉情景不言自明,这与杜甫的“城春草木深”(《春望》)用笔相若.“春风十里”,并非实指一路春风拂面,而是化用杜牧诗意,使作者联想当年楼阁参差、珠帘掩映的盛况,反照今日的衰败景象.“胡马窥江”二句写金兵的劫掠虽然早已成为过去,而“废池乔木”犹以谈论战事为厌,可知当年带来的战祸兵燹有多么酷烈!
另外,‘犹厌言兵’四字,包括无限伤乱语,他人累千百言,亦无此韵味.”姜词以韵味胜,其佳处即在于淡语不淡,其中的韵味反倒是某些浓至之语所不及的.“清角”二句,不仅益增寂凄,而且包含几多曲折:下有同仇敌忾之心,而上无抗金北伐之意,这样,清泠的号角声便只能徒然震响在兵燹之余的空城.词的下片,作者进一步从怀古中展开联想:晚唐诗人杜牧的扬州诗历来脍炙人中,但如果他重临此地,必定再也吟不出深情缱绻的诗句,因为眼下只有一弯冷月、一泓寒水与他倘佯过的二十四桥相伴;桥边的芍药花虽然风姿依旧,却是无主自开,不免落寞.尤其“二十四桥”二句, 愈工致,愈惨淡,可谓动魄惊心.
看了 《扬州慢》一词如何化景物为情...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