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庆全庵桃花谢枋得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注]谢枋得,宋末元初人。宋亡后,只身隐居
题目详情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庆全庵桃花 谢枋得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注]谢枋得,宋末元初人。宋亡后,只身隐居,屡次坚拒元朝征召。 小题1:首句化用了什么典故?次句中“又”字有什么作用?(4分) 小题2:请扼要剖析“桃花”在全诗中的作用。(4分)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 小题1:①首句化用《桃花源记》原意 ②首先表现年复一年,时光推移;其次存在强化情感的作用。 小题1:①借桃花引出世外桃源,将隐居山间的面前事实(实)和陶渊明笔下的幻想世界(虚)奇妙地联合了起来。②作者借写隐居之地桃花开放之景,表达了避世山中的孤寂之情。③作者盼望“花飞莫遣随流水,”波折表现了隐居绝仕之意。 |
| 小题1:首句化用《桃花源记》。(作者没有直接描绘庵中桃花盛开的景色,而是借景抒情,把这所幽静的小庙,比作逃避秦王朝暴政的世外桃源,希望在这里隐居避难,从此不与世人交往。) 红艳艳的桃花又是一年春天,表现年复一年,时光推移;强化了诗人的情感。 小题2:借桃花引出世外桃源,将隐居山间的面前事实(实)和陶渊明笔下的幻想世界(虚)奇妙地联合了起来。诗的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渴望回归自由渴望宁静的思想感情; 作者没有直接描绘庵中桃花盛开的景色,而是借景抒情,把这所幽静的小庙,比作逃避秦王朝暴政的世外桃源,希望在这里隐居避难,从此不与世人交往;者身处乱世,眼见山河破碎,国土沦丧,忧心如焚,这首诗字里行间,流露了作者的这种忧愤心情。但诗人也是天真的,在家种植桃树,营构自己的“桃花源”,但这毕竟是一厢情愿的事,所以才有“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这样的诗句。 |
看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你从末尾渔者歌谣中读出了哪些内容? 2020-06-13 …
作者写三峡秋景最突出什么?为什么这样写?文末以渔歌做结尾的作用是什么、 2020-06-16 …
有一个故事.大概是讲有一种鱼很贵,但是渔民捕回来后它们死气沉沉,死亡了大部分,渔民就加入了另一种鱼 2020-06-17 …
19世纪末20世纪初,外国侵略势力末能完全瓜分灭亡中国,其主观原因是A.中国人民奋起反抗B.清政府 2020-06-27 …
养殖人员使用标志重捕法估算池塘中的鲫鱼密度,后来发现估算结果与实际值偏差较大.造成偏差的原因不可能 2020-07-02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渔家傲①王安石灯火已收正月半,山南山北花撩乱。闻说洊亭② 2020-07-16 …
小玙从月饼包装袋中取出标有“脱氧剂”的小包,她好奇地打开封口,发现小包里的粉末为灰黑色粉末,还有少量 2020-11-04 …
(2007•宜宾)月饼等食品的包装盒里常有一包黑色粉末,完全失效后变成红色粉末.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了 2020-11-12 …
七国称雄时,秦图强自新;六国并入秦,没敌人,秦也就英雄末路而亡.这是一个啥典故?典故还有“”“”“这 2020-11-28 …
(2/4)别在第一年和第二年末分别投入,该工程第二年末完工并交付用,该项目的使用年限10年,期末残值 2020-1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