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小题。清平乐红笺小字晏殊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小题。
清平乐红笺小字
晏 殊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16.分析上片中意象“鸿雁”“鱼”的作用。
17.下片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16.古人认为“鸿雁”“鱼”可以作为信使,代人传递书信沟通信息。可主人公用精美的红纸,密密麻麻地写满平生相慕之意,想借信使传达情义时,却因“鸿雁”在云中,“鱼”在水中无法驱遣,把主人公的惆怅之情表现得更突出。
17.这是一幅日暮登楼独望图。红日偏西,绿水流淌,独上西楼,孤影眺望,远山却遮住视线,不见相思之人的方向。天地开阔,人更显得孤单。运用了借景抒情、以景结情的表现手法。象征了两情相对而遥相隔阻,惆怅难言。末尾两句以景结情,用“绿波”“东流”象征别离的惆怅和感情的悠长。以抒情之笔写景,点出相思之情,颇具情韵。
【解析】
16.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分析上片中意象‘鸿雁’‘鱼’的作用”,这是考查诗歌中常见意象的含义和作用。先指出“鸿雁”“鱼”这两个意象在古诗中所具有的特定含义,再指出在这首词中词人借这两个意象所要表达的情感。古人有“雁足传书”和“鱼传尺素”的说法,前者见于《汉书·苏武传》,后者见于古诗《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是诗文中常用的典故。作者以“鸿雁在云鱼在水”的构思,表明无法驱遣它们去传书递简,因此“惆怅此情难寄”。运典出新,比起“断鸿难倩”等语又增加了许多风致。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分析诗歌意象要根据诗歌描绘的具体物象和画面识别其性质,并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意象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答题步骤:找出诗中描绘的意象;分析意象的基本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或内涵;指出描绘意象的作用或效果。【意象作用】1.营造气氛;2.设置背景或环境;3.塑造意境;4.奠定情感基调;5.借景抒情;6.衬托(人物性格、品质;以景衬境、以景衬情);7.诗歌线索。【常见意象】1.送别类(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杨柳、长亭、驿路、南浦、寒蝉、行舟、酒。2.愁苦类(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梧桐、芭蕉、芳草、流水、杜鹃、猿啼、风霜、飞雪、苦雨、酒。3.思乡类(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月亮、鸿雁、莼羹鲈脍、双鲤、羌笛、蟋蟀、捣衣、行舟。4.抒怀类(或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梅花、菊花、松柏、幽兰、蝉、翠竹、黍离、冰雪、草木、乌鸦。5.爱情类(用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红豆、连理枝、比翼鸟。7.战争类(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投笔、长城、楼兰、请缨、柳营、羌笛。8.闲适类(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五柳、东篱、三径、渔樵、山林。
17.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片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既考查诗歌的意境,又考查诗歌的技巧。结合词人所选取的意象,描绘出下片的景象。从词中看,词人主要借景抒情,要概括出词中所表现的别离的惆怅。过片由抒情过渡到写景。“斜阳”句点明时间、地点和人物活动,红日偏西,斜晖照着正在楼头眺望的孤独人影,景象已十分凄清,而远处的山峰又遮蔽着愁人的视线,隔断了离人的音信,更加令人惆怅难遣。“遥山恰对帘钩”句,从象征意义上看,又有两情相对而遥相阻隔的意味。倚楼远眺本是为了抒忧,如今反倒平添一段愁思,从抒情手法来看,又多了一层转折。结句化用自唐代崔护《题都城南庄》诗句:“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同时又赋予它新意。佳人已经不知身在何处,而那曾经照映过佳人倩影的绿水,却依旧缓缓地向东流去。那无限的相思,也随着绿水一起悠悠东流。由红笺、斜阳、远山、帘钩,再到绿水,这一系列看似相对静止的景物中,构成了一幅表面上平静、舒缓,深层里蕴含着感情浪涛的图卷,令人回味不已。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答此类题型的方法如下:①掌握常用的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也就是艺术手法,即表达技巧,作家、艺术家在创作中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方法。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分析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应从以下四方面考虑:表达方式—叙事,议论,描写(细节、动静、虚实、正侧、白描、场景、衬托),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等;写作手法—渲染、烘托、对比、衬托、象征、联想、想象、比兴、化用典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以及情景关系(触景生情、以情驭景、情景交融、乐景衬哀情、哀景衬哀情);结构技巧—抑扬、卒章显志。②明确诗中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③结合诗句阐释是如何使用这种表手法的。④阐明此种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即对塑造人物形象,表情达意的作用。对于本题,考生应先描绘下阕的景象,然后再思考手法;其实第一问是个提示,既有景象,那么自然从景和情的角度回答。
你觉得阅读外国文学作品最困难的地方是什么?有哪些克服阅读困难的好方法?阅读长篇文你觉得阅读外国文学 2020-05-02 …
一道语文难题作者:张潮内容:藏书不难,能看为难;看书不难,能读为难;读书不难,能用为难.请对此进行 2020-06-08 …
藏书不难,能看为难,看书不难,能读为难,读书不难,能用为难的批注对这句话解释含义 2020-06-25 …
由某一朝廷高官家中出现以下的对联:“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观之,这种反映商人 2020-07-15 …
仇姓为何要读“球”音?本来读报仇的仇就行了呗,非要读成球的音,这就使得中文更复杂,难怪老外觉得中文难 2020-11-08 …
一道语文难题作者:张潮内容:藏书不难,能看为难;看书不难,能读为难;读书不难,能用为难......请 2020-12-04 …
“一跃成为”的“跃”的读音是什么?在凤凰卫视里新闻视频“缔造票房奇迹冯小刚获影响世界华人大奖”中,主 2020-12-10 …
外国人怎么读长难句?也是像我们一样分析句子成分么?我是一名高三学生,成绩还不错,就想知道外国人怎么读 2020-12-11 …
“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中的“成”字是否正确,有地地方显示是“城”。请高人指 2020-12-16 …
读书批注卡!作者:张潮内容:藏书不难,能看为难;看书不难,能读为难;读书不难,能用为难……请对所摘内 2020-1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