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杜甫春望赏析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一句一句赏析,例: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题目详情
杜甫 春望 赏析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一句一句赏析,例: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意境赏析】 756年六月,安史叛军攻下长安。七月,唐肃宗在灵武即位,杜甫听到消息后去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俘获,带到长安。《春望》写于次年三月。它集中地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感人至深。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营造了气氛。同时此联对仗工整,圆熟自然,诗意跌宕。“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表;“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通常解释为,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都表达了感时伤世的感情。本联以“感时”一语承上,以“恨别”一语启下,章法分明。 诗的这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思念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乡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诗人妻子儿女在鄜州,一家人的安危使他魂牵梦绕,家书不至,他如何放心得下?“抵万金”写出了家书的珍贵,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表达了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这是人人心中会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禁于百无聊赖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而他苍老得这么快,又因忧国、伤时、思家所致。 纵观全诗,前四句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深沉蕴藉、真挚自然,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因而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不衰。
看了 杜甫春望赏析杜甫:春望国破山...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战国时期](各国长城)有多长?包括!赵北长城和南长城有多长?燕长城有多长?秦长城有多长?魏长城有  2020-05-17 …

下述故城遗址位于枣庄的有( )。A.齐国故城遗址B.鲁国故城遗址C.薛国故城遗址D.滕国故城遗  2020-05-19 …

对刘禹锡的《石头城》赏析不当的一项是A.全诗通篇写景,以凄凉的笔调表达出对国运衰微的感慨.句句写景  2020-06-09 …

飞机比火车快多少?一道逻辑题N国的RER公司决定派W去M国开拓市场.从N国的A城去M国的B城,坐飞  2020-07-03 …

:埃及金字塔与中国长城;哪个的历史更为悠久?设计师是谁?回答一个问题赏金20个Q币……  2020-07-14 …

英语翻译城市化阶段论在中国的实证研究摘要通过对1998年到2003年我国232个城市的实证研究和分  2020-07-19 …

下列关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城市化水平总体上升B.中国的城市化速度落后于发达国家C  2020-11-27 …

麻烦大家帮我改改这文章,我写的,给些建议曾经的曾经如此的向往城市.欣赏城市的张灯结彩,羡慕城市的车水  2020-12-08 …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你认为下列哪种做法或措施不符合中国的实际A.中国的城市化应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  2020-12-26 …

空间:东西逾万里。时间:前后越千年。这就是长城,一项屹立在中华大地上的伟大工程。《中国长城史》指出,  2021-0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