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其他-->
卜算子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怎样塑造孤鸿的形象,通过这形象如何寄托诗人的思
题目详情
卜算子 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 怎样塑造孤鸿的形象,通过这形象如何寄托诗人的思想感情?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赏读】 这首诗写于宋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因与时任宰相的王安石政见不合,出补外官。他看到当时地方官吏执行新法扰民,心中不满,发泄于词中,因而激怒新党,被捕入狱,历时百余日。出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暂居定慧院。这段经历,总不免使他产生孤寂之感。 开头一句,在“缺月”和“疏桐”之间着一“挂”字,自然而巧妙地把天与地的景色连接起来,显示出无限幽渺的夜空。由此奠定了本词的感情基调,并为引出全词的审美意象——孤鸿雁,埋下了伏笔。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在这般夜色之中,仿佛有个幽人独来独往,如同孤鸿之影。这“幽人”可能是想象的,也可能是苏轼自比。作者在这里以幽人来比况孤鸿,暗示自己孤芳自赏、洁身自好的品格和操守。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孤鸿缥缈不定,刚一栖身,又遭惊扰。“却回头”,极逼真地描摹出倍受惊扰的神态。“有”什么“恨”,苏轼未正面回答,以空白的笔法给读者留下思维空间,增强了本词的诱发力和神秘色彩。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孤鸿心怀幽怨和不满,宁愿寄宿于荒冷的沙洲,也不肯栖于寒枝之上。“拣尽”和“不肯”两词,明确地表明了孤鸿不愿随俗同污,入世屈志的孤高品质。“寂寞”和“冷”,则说明孤鸿甘于忍耐寂寞和苦痛。 这首词运用了比兴、象征等艺术手法,抓住“孤鸿”这一特定的审美意象来状物抒情,巧妙地表达了作者“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这正是苏轼贬居黄州时的心情与处境的真实写照。
看了 卜算子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地下森林断想》(有删改),完成问题。①森林是雄伟壮丽的,遮天蔽日,浩翰无垠。风来似一片绿色的 2020-05-17 …
水是否可以作为制造化肥的原料?比如说?关于水的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A工业上要用大量的水来洗涤,加 2020-05-23 …
作文、50一个画家,小时候兴趣非常广泛,样样都能拿第一,结果却一无所获,浴室他的父亲拿来一个小漏斗 2020-06-26 …
你曾踏月而来,只因我在山中.你似风、似雨,来无影去无踪.无时无刻我的身边总充盈着你浓浓的气息.夜, 2020-06-27 …
英语翻译有一种爱明明是深爱却说不出来;有一种爱明明想放弃却又无法释怀;有一种爱明知是煎熬却又躲不开 2020-07-06 …
秋来无绪,闲却秋千索.不忍珠帘看叶落,病觉西风作恶.秋来无绪,闲却秋千索.不忍珠帘看叶落,病觉西风作 2020-11-27 …
中翻英句子1出自於善意帮助他人却因为个人主观意见的影响却反而造成他人压力而被讨厌2出自於善意帮助他人 2020-12-06 …
英语翻译1出自於善意帮助他人却因为个人主观意见的影响却反而造成他人压力而被讨厌2出自於善意帮助他人虽 2020-12-06 …
在无数个空落的白天过后的黑夜,在无数个无眠的黑夜过后的白天,它们安慰我以遥远的路途和梦想,并且一再提 2020-12-27 …
阅读《地下森林断想》选段,完成各题①森林是雄伟壮丽的,遮天蔽日,浩瀚无垠。风来似一片绿色的海,夜静如 2021-0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