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4题。甲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4题。
  【甲】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岳阳楼记》)
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
   (1)万钟于我何                    (2)是亦不可 已乎                      
   (3) 然则 何时而乐耶                    (4) 斯人,吾谁与归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译文:                                                                                                      
3.【甲】段中的“本心”是指                           ,【乙】段中的“古仁人之心”的具体体现
     是                                    ;【甲】【乙】两段都运用了                    的表现手法。
4.【甲】段中孟子的思想和【乙】段中范仲淹的思想激励着一代代仁人志士身体力行,涌现出许多可歌
     泣的事迹。请简述一例。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1)益处(2)止,这里是“止而不为”的意思(3)(既然)这样,那么(4)非,(如果)没有
2.原先为了义宁愿身死而不受施舍,今天却为了所认识的穷困贫苦的人感激我的恩德而接受了。
3.本来就有的羞恶廉耻之心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对比
4.本题不设统一答案。评分要点:人物、事迹、思想等。

看了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所谓“婚姻之道,谓嫁娶之礼。”婚姻礼仪包括议婚、订婚和结婚等全部过的礼仪程式,主要分为“成妻之礼”  2020-06-18 …

文言断句(给下列黑体字部分断句限10处)夫以四海之广兆民之众受制于一人虽有绝伦之力高世之智莫不奔走  2020-06-19 …

英语翻译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  2020-07-01 …

古文翻译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  2020-11-08 …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2分)()中华民族是的礼仪之邦,自古以来就“礼治”,将礼仪谦  2020-11-25 …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有子曰:“礼①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  2020-11-2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面的问题。有子曰:“礼①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③,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  2020-11-25 …

请教关于礼运里面“天下为公”的一段话在《礼记·礼运》里面那段著名的话: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  2020-12-14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目。(5分)(1)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  2021-01-12 …

阅读下面几段文字,完成后面题。(5分)(1)《论语》: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  2021-0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