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化学-->
A和B两种物质互相溶解的关系如图1所示,横坐标表示体系的总组成,纵坐标为温度,由下至上,温度逐渐升高。T1时a是B在A中的饱和溶液的组成,b是A在B中的饱和溶液的组成(T2
题目详情
A和B两种物质互相溶解的关系如图1所示,横坐标表示体系的总组成,纵坐标为温度,由下至上,温度逐渐升高。 T 1 时 a 是B在A中的饱和溶液的组成, b 是A在B中的饱和溶液的组成( T 2 时相应为 c 、 d )。 T 3 为临界温度,此时A和B完全互溶。图中曲线内为两相,曲线外为一相(不饱和液)。某些物质如H 2 O和(C 2 H 5 ) 3 N,C 3 H 5 (OH) 3 和间-CH 3 C 6 H 4 NH 2 有低的临界温度(见示意图2)。请根据上述事实,回答下列问题: ![]() ![]() ![]() ![]() ![]() ![]() T 1 a b ![]() ![]() ![]() ![]() ![]() ![]() ![]() A 100% 80% 60% 40% 20% 0% H 2 O (C 2 H 5 ) 3 N 0% 20% 40% 60% 80% 100% B 图 1 图 2 2-1 解释图1中T 3 存在的原因。 2-2 说明图2所示的两对物质存在低的临界温度的原因。 2-3 描述图2所示的两对物质的互溶过程。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2-1物质的溶解度通常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在一定的温度下,A和B两种物质能达到完全互溶。 (2分) 2-2 某些物质如H 2 O和(C 2 H 5 ) 3 N,C 3 H 5 (OH) 3 和间-CH 3 C 6 H 4 NH 2 存在低的临界温度的原因是它们在较低温度能形成分子间氢键,然而,随着温度的升高,分子间氢键破裂,所以溶解度反而减小。 (4分) 2-3 ![]() (若画为1个H 2 O和2个(C 2 H 5 ) 3 N分子形成氢键也给2分) ![]() (氢键位置不同、生成1、2、3个氢键或其它合理答案均给分) |
此题的信息是图形,可称为图形题。考察参赛者对用图传递的信息理解加工的能力。参赛者首先应抓住试题的主题——两种溶剂的互溶性;然后要浮现中学化学中关于溶解性的一般性问题——为什么有的溶剂能够互溶,有的却不能?其次要回忆中学化学中有关温度对溶解度影响的一般原理。若颠倒了思考的顺序,思路就会乱。中学化学有“相似者相溶”的说法,即分子间作用力的性质相近大小也相近的溶剂会相互溶解。性质相近和大小相近也有个顺序。性质相近才能再考虑大小是否相近。性质不相近就不必再考虑大小是否相近。图1和2给出了溶解性与温度关系相反的信息,应归咎于两者分子间力性质不同。题面给出图2溶剂的实例,倒过来告诉我们图1的溶剂不具有这种性质,即表明图1是通例,图2是特例,因此参赛者需首先分析图2特例具有什么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于是就找到了解题的关键——氢键。 |
看了 A和B两种物质互相溶解的关系...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用t1表示太阳表面的温度,用t2表示白炽灯泡灯丝的温度,用t3表示火柴火焰的温度,温度从高到低正确 2020-05-13 …
1.今有两个反应A和B,当温度从T1上升到T2时,反应A的速率升高1倍,反应B的速率升高3倍,若反 2020-05-20 …
A和B两种物质互相溶解的关系如图1所示,横坐标表示体系的总组成,纵坐标为温度,由下至上,温度逐渐升 2020-06-21 …
5道物理题,急求高人指点~!saveme~!1,、两种不同的液体,它们质量、比热容、初温度分别为m 2020-07-09 …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前2n项和,前3n项的和分别为S,T,R,则()A.S2+T2=S(T+R)B 2020-07-20 …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完成了著名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是()A.选择 2020-07-29 …
如图所示,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速度一时间(v-t)图线.已知在tl时刻 2020-11-03 …
如图所示,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位移和时间(x-t)图线.由图可知A.在 2020-11-03 …
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行驶的a车和b车,其速度-时间图象分别为图中直线a和曲线b,已知t=0时刻a车与b 2020-11-07 …
乐理练习题在单音程范围内,写出下列音程的性质,同时写出与他性质相同及不同的等音程《1》降A升F《2》 2020-1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