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化学-->
A和B两种物质互相溶解的关系如图1所示,横坐标表示体系的总组成,纵坐标为温度,由下至上,温度逐渐升高。T1时a是B在A中的饱和溶液的组成,b是A在B中的饱和溶液的组成(T2
题目详情
| A和B两种物质互相溶解的关系如图1所示,横坐标表示体系的总组成,纵坐标为温度,由下至上,温度逐渐升高。 T 1 时 a 是B在A中的饱和溶液的组成, b 是A在B中的饱和溶液的组成( T 2 时相应为 c 、 d )。 T 3 为临界温度,此时A和B完全互溶。图中曲线内为两相,曲线外为一相(不饱和液)。某些物质如H 2 O和(C 2 H 5 ) 3 N,C 3 H 5 (OH) 3 和间-CH 3 C 6 H 4 NH 2 有低的临界温度(见示意图2)。请根据上述事实,回答下列问题: T 3 T 2 c dT 1 a b 18.5° CA 100% 80% 60% 40% 20% 0% H 2 O (C 2 H 5 ) 3 N 0% 20% 40% 60% 80% 100% B 图 1 图 2 2-1 解释图1中T 3 存在的原因。 2-2 说明图2所示的两对物质存在低的临界温度的原因。 2-3 描述图2所示的两对物质的互溶过程。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 2-1物质的溶解度通常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在一定的温度下,A和B两种物质能达到完全互溶。 (2分) 2-2 某些物质如H 2 O和(C 2 H 5 ) 3 N,C 3 H 5 (OH) 3 和间-CH 3 C 6 H 4 NH 2 存在低的临界温度的原因是它们在较低温度能形成分子间氢键,然而,随着温度的升高,分子间氢键破裂,所以溶解度反而减小。 (4分) 2-3 (2分)(若画为1个H 2 O和2个(C 2 H 5 ) 3 N分子形成氢键也给2分) (2分)(氢键位置不同、生成1、2、3个氢键或其它合理答案均给分) |
| 此题的信息是图形,可称为图形题。考察参赛者对用图传递的信息理解加工的能力。参赛者首先应抓住试题的主题——两种溶剂的互溶性;然后要浮现中学化学中关于溶解性的一般性问题——为什么有的溶剂能够互溶,有的却不能?其次要回忆中学化学中有关温度对溶解度影响的一般原理。若颠倒了思考的顺序,思路就会乱。中学化学有“相似者相溶”的说法,即分子间作用力的性质相近大小也相近的溶剂会相互溶解。性质相近和大小相近也有个顺序。性质相近才能再考虑大小是否相近。性质不相近就不必再考虑大小是否相近。图1和2给出了溶解性与温度关系相反的信息,应归咎于两者分子间力性质不同。题面给出图2溶剂的实例,倒过来告诉我们图1的溶剂不具有这种性质,即表明图1是通例,图2是特例,因此参赛者需首先分析图2特例具有什么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于是就找到了解题的关键——氢键。 |
看了 A和B两种物质互相溶解的关系...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将氢氧化钠溶于水,发现水的温度会升高;将食盐溶于水,温度高时比温度低时溶解快;小敏由此得出以下结论A 2020-03-30 …
将氢氧化钠溶于水,发现水的温度会升高;将食盐溶于水,温高时比温度低时溶解快;—小敏由此得出结论,其中 2020-03-30 …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点P表示.(2)当温度为t2℃时, 2020-05-15 …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1)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由 2020-06-30 …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B.溶液是由溶剂和溶质组成的混合物C.浓溶 2020-06-30 …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三种固体物质溶解 2020-07-23 …
溶解度曲线图可表示的意义是()①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②不同种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不同 2020-07-31 …
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由于温度太高而汽化成气体要不要标“↑”比如H2+CuO=Cu+H2O中的水会因温度高 2020-11-05 …
已知A、B、C三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请据图回答:①t1℃时三物质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②P点的含 2021-01-05 …
物质的溶解性如图为氯化钠、硝酸钠的溶解度曲线.(1)20℃时,KNO3的溶解度是,图中A点为两条曲线 2021-02-11 …
T 3
(2分)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