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化学-->
A和B两种物质互相溶解的关系如图1所示,横坐标表示体系的总组成,纵坐标为温度,由下至上,温度逐渐升高。T1时a是B在A中的饱和溶液的组成,b是A在B中的饱和溶液的组成(T2
题目详情
A和B两种物质互相溶解的关系如图1所示,横坐标表示体系的总组成,纵坐标为温度,由下至上,温度逐渐升高。 T 1 时 a 是B在A中的饱和溶液的组成, b 是A在B中的饱和溶液的组成( T 2 时相应为 c 、 d )。 T 3 为临界温度,此时A和B完全互溶。图中曲线内为两相,曲线外为一相(不饱和液)。某些物质如H 2 O和(C 2 H 5 ) 3 N,C 3 H 5 (OH) 3 和间-CH 3 C 6 H 4 NH 2 有低的临界温度(见示意图2)。请根据上述事实,回答下列问题: ![]() ![]() ![]() ![]() ![]() ![]() T 1 a b ![]() ![]() ![]() ![]() ![]() ![]() ![]() A 100% 80% 60% 40% 20% 0% H 2 O (C 2 H 5 ) 3 N 0% 20% 40% 60% 80% 100% B 图 1 图 2 2-1 解释图1中T 3 存在的原因。 2-2 说明图2所示的两对物质存在低的临界温度的原因。 2-3 描述图2所示的两对物质的互溶过程。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2-1物质的溶解度通常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在一定的温度下,A和B两种物质能达到完全互溶。 (2分) 2-2 某些物质如H 2 O和(C 2 H 5 ) 3 N,C 3 H 5 (OH) 3 和间-CH 3 C 6 H 4 NH 2 存在低的临界温度的原因是它们在较低温度能形成分子间氢键,然而,随着温度的升高,分子间氢键破裂,所以溶解度反而减小。 (4分) 2-3 ![]() (若画为1个H 2 O和2个(C 2 H 5 ) 3 N分子形成氢键也给2分) ![]() (氢键位置不同、生成1、2、3个氢键或其它合理答案均给分) |
此题的信息是图形,可称为图形题。考察参赛者对用图传递的信息理解加工的能力。参赛者首先应抓住试题的主题——两种溶剂的互溶性;然后要浮现中学化学中关于溶解性的一般性问题——为什么有的溶剂能够互溶,有的却不能?其次要回忆中学化学中有关温度对溶解度影响的一般原理。若颠倒了思考的顺序,思路就会乱。中学化学有“相似者相溶”的说法,即分子间作用力的性质相近大小也相近的溶剂会相互溶解。性质相近和大小相近也有个顺序。性质相近才能再考虑大小是否相近。性质不相近就不必再考虑大小是否相近。图1和2给出了溶解性与温度关系相反的信息,应归咎于两者分子间力性质不同。题面给出图2溶剂的实例,倒过来告诉我们图1的溶剂不具有这种性质,即表明图1是通例,图2是特例,因此参赛者需首先分析图2特例具有什么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于是就找到了解题的关键——氢键。 |
看了 A和B两种物质互相溶解的关系...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向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31.5%的硝酸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溶质质量分数为28%的氢氧化钾溶液恰好完 2020-05-22 …
在20℃时,下列四种物质分别溶解在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在20℃时,下列四种物质分别溶解在水里恰好 2020-05-22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固体溶质在水中的溶解度较液体溶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小.B,如果相同温度下,溶解度 2020-06-06 …
(2014•娄底)向烧杯中逐滴加入X溶液至过量(图甲),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纵坐标)与加入X溶液 2020-06-21 …
指出下列溶液中溶质或溶剂:(1)澄清石灰水中的溶质是;(2)生理盐水中的溶质是;(3)碘酒溶液中的 2020-07-13 …
13g锌g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求:(1)稀硫酸中溶质、溶剂的质量(2)所得溶液的质量和其13 2020-07-26 …
溶解度变大,质量分数就要变大吗?C%=溶质/溶液=S/100+S温度升高,S变大,C就要变大吗?温 2020-07-26 …
根据实验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溶液b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2020-07-26 …
简答题溶解度曲线是以纵坐标代表,横坐标代表的反应物质的溶解度随变化的曲线.利用溶解度曲线图,可以查知 2021-01-21 …
(2014•东海县模拟)下列对20%的氯化钠溶液的理解无错误的是()A.该溶液中溶质与溶剂质量比为1 2021-0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