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材料一、《史记·河渠书》记载:“蜀守冰凿离堆,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享其利。”这就是被称为“世界水利科技文化鼻祖”的水利工程—

题目详情
材料一、《史记·河渠书》记载:“蜀守冰凿离堆,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享其利。”这就是被称为“世界水利科技文化鼻祖”的水利工程——都江堰。
该水利枢纽主要由鱼嘴岛、飞沙堰、宝瓶口三大主体工程构成。蜀地自古旱涝不保,公元前256年,蜀郡太守李冰父子邀集有治水经验的农民,对地形和水情作了实地勘察,发现只有打通玉垒山才可从根本上解决旱涝灾害,这是治理水患的关键。于是在玉垒山凿出了一个山口——宝瓶口,把开凿玉垒山分离的石堆叫“离堆”,宝瓶口工程起到了分流和灌溉的作用。为保证水流充沛,李冰父子率众在江心建成一个狭长的小岛——鱼嘴岛,把江流分为内外两江。在鱼嘴岛与离堆之间,又修建了一条长200公尺的溢洪道流入外江,兼具泻洪排沙功效,以保证内江无灾害,故取名“飞沙堰”。材料二.都江堰科学利用特殊的地形、水脉,无坝引水。自流灌溉。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互相制约、协调运行,形成完整的生态水系。以不破坏并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高度协和统一。历经2260多年,古堰的工程布局没有改变,“深淘滩、低做堰”、“因势利导、因水制宜”、“遇弯截流、逢正抽心”等中华水文化思想及治水方略更臻完善。与之兴建时间大致相同的古埃及和古巴比伦的灌溉系统,都因沧海变迁和时间的推移或湮没、或失效。都江堰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杰作。
结合材料说明李冰治水的唯物论思想并用辩证法观点分析都江堰的修建过程是怎样做到统筹兼顾的。(13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唯物论思想(6分)
①承认自然的客观性,体现了朴素唯物自然观思想。实地勘察,顺水势、地势而凿山开渠筑堰,自觉遵循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2分)
②充分发挥意识的作用。凿山开渠筑堰体现了意识的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的特点,把握了事物本质和规律,从而达到改造自然的目的。(2分)
③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都江堰工程正确处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做到了人、地、高度和谐统一,化害为利。(2分)
(2)①客观分析了一事物与周围事物的联系,坚持联系的观点。统筹规划,总揽全局,凿宝瓶口、建鱼嘴岛、飞沙堰,防止了片面性,使它们相互制约,形成统一的水利系统。(2分)
②联系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都江堰的修建正确处理了事物发展进程中各个阶段的关系,坚持发展的观点。以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着眼持续发展和旱涝保收,历经千年,造福万代。(2分)
③正确处理了主次矛盾关系,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在兼顾灌溉、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的同时,又抓住治理水患的关键。(2分)
④把握了矛盾的特殊性,在矛盾普遍性指导下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地考察,顺势而为,“因势利导、因水制宜”、“遇弯截流、逢正抽心”,建造了庞大的水利工程。(2分)

看了 材料一、《史记·河渠书》记载...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一次函数习题1.用一水管向容器中持续注水,若单位时间内注入的水量保持不变,则在注满容器的过程中,容器  2020-03-30 …

如图示质量分别为m、M的A、B两木块叠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A与B的动摩擦因数为μ,用一水平拉力F  2020-04-09 …

物体m停放在水平面上,质量为5.0kg,水平面与物体间动摩擦因数为0.25现用一水平恒力F=20N  2020-04-27 …

如图甲所示,A、B两个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B的上下表面均水平,A物体与一拉力传感器相连接.连接力传  2020-05-13 …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劈P的斜面上有两个用轻质弹簧相连的物块A、B,C为一垂直固定在斜面上的  2020-05-13 …

一个木块放在斜面上,再用一水平力推木块,水平面对斜面的支持力会变大么我的理解是水平力分解成沿斜面的  2020-05-14 …

两个相同的小球a和b,质量均为m两个相同的小球A和B,质量均为m,用长度相同的两根细线把A、B两球  2020-06-13 …

一条18米长的路的一边,从起点开始每隔3米种一棵树(共7棵树),水源在起点处,某人用一水桶取水浇树  2020-06-18 …

急用!一水池每天不断的向外冒水,冒水量每天相等.现在9头牛饮用此水池,5天可以饮完;若6头牛饮此水  2020-06-23 …

如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有两个物体A和B紧靠在一起.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A=2kg,mB=1kg.今  2020-06-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