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山窗下杨牧①记忆里有许多青山。②山涧的愁冷,瀑布的激越,手掌大的绿叶,粉颊似的红花。从一座深山走出来,对那种失落了什么又获得了什么的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山窗下
杨牧
    ①记忆里有许多青山。
    ②山涧的愁冷,瀑布的激越,手掌大的绿叶,粉颊似的红花。从一座深山走出来,对那种失落了什么又获得了什么的怅惘,惟啼鸟知晓。有一天下楼,推开后院的纱门,迎头是一阵寒雨;那时我正想步行去校园听音乐会,管弦乐队来自北边的明尼斯达州,那晚的节目里有柴可夫斯基的第五号交响曲。
    ③像失落了什么,又像获得了什么。马路一片湿寒,雪融了以后,春天正蹑足行走,西边的教堂正有人在唱诗,他们不知道在赞美什么,也许是赞美一千个湖泊,也许是赞美一万重青山,也许是哭泣,也许是平凡的忧郁而已。
    ④有一次驱车东下去芝加哥,黄昏时分过一条小河,石桥下是蓊郁的树木,那时就是深秋时节,红叶在暮光里罩着一重白雾;桥边立了一块木牌,写道“野狼河”,心里撞击的感觉却轻得多,我想是高更的几幅大西地油画沉积得太深了--那一片酱红、棕黄,那一个个匍匐在地上祈祷、结网和收拾果子的土著,再怎么样也挥不开;我几乎忘了第一次经过“野狼河”时的恐惧和寂寥。生命原是可以改变的,情景的感觉更可以改变。每一秒钟我们都在汲取天地的新印象,也在摧毁旧有的印象!
    ⑤那烟雨正像万重青山,像孩童时期憧憬的荒蛮、原始的风景,水波的谲幻,后来我几次听见柴可夫斯基的第五号交响曲,都很自然想到黑夜里的寒风、细雨,和院子里等待抽芽的两棵大榆树。
    ⑥我现在来记述这些,来纪念一块土地。一年来的默想,使我觉悟到原来异乡风月、春秋、雨雪,使我惊讶的,不仅是那种陌生的满足而已,而是对于另一块土地,另一段岁月的回忆和思念。这使我想起二十岁那年,初从一位剑桥毕业的英国先生读希腊悲剧那回事。那是有一年秋天,冷沁的上午,我们读到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当那位先生高声念到俄狄浦斯王目盲后的呼唤--啊命运,命运!--我仿佛是一刹那被造物拍醒,仿佛人类东西方千年历史的悲剧意识就在那一刹那间向我现身。现在我才了解,那原来也不是文学或古典的力量,那是记忆的力量,一切悲惨的想像确实在一瞬间被诗句剥得坦然,鲜血淋漓。最近再读希腊悲剧,感受便已经不同了。
    ⑦这是失落了什么呢?抑是获得了什么呢?岁月和路程把心灵磨得苍老;思维和沉默把万重青山抹上一层白雾,盖上许多可怕的声响。有一位批评家说福克纳的小说是荒凉的,带着号角的音响。--其实生命整个都相当荒凉,都带着号角的音响。
    ⑧而人的思想每分钟每秒钟都在错乱,都在转变;有时自以为定型了的波涛,也会像梦魇一般化为暴雨,像暴雨似地卷来。若是你曾经独自在家乡一条熟悉的山路里行走,若是你曾经被一片巨岩吸住了脚步,若是你曾经想过到深涧里去洗濯你的身体,若是你曾经为一片漂流在谷底的败叶悲悼,你驻足悲伤,忽然一场暴雨,你逃到一个山洞里等待天晴--你若也曾经有过那种经验,你就会有一天突然在艺术和音响和文学的领域里迷醉,越沉越深越觉得生命的充实和空虚
    ⑨生命的充实和空虚原是不容易说清楚的。冬天的时候,假期里,爱荷华城静极了,有一天中午,我在门口等一位教授接我去他家参加圣诞聚会。那时是十一点半,雪已经下了三个钟头,我推开门时,雪仍在下,街上静得没有一丝声音,路上铺着一条厚棉絮,没有汽车,没有行人,雪无声地落,覆盖在一切物体上,小学校的体育场,河岸的树林,都静默得像死亡。我那时就说不出那种死寂到底应该是自然万物的充实抑是自然万物的空虚。我甚至不知道那种死寂到底应该是一种静谧抑是另一种嘈杂--这正和我小时候看海一样。
    ⑩你能够说大海是喧哗的吗?即使你站在沙滩上,你听见大海的喧哗吗?也许你什么也没听见,也许那隆隆的幻象只是你心灵的冲击,也许是爱的呼唤,也许是憧憬的翻腾……
    ⑪当我第一次对一群人说“我来自东部的海滨”的时候,我觉得或许我的血液和大家都不一样,或许我的肤色和大家都不一样。直到最近,每当我告诉满座的外国人:“我来自台湾一个最低度开发的地区,小港口,不利耕种的乡野,斧斤不响的原始森林,贫穷的邻舍”,我几乎不知道自己身处何方,我也不知道心里填塞的是骄傲抑是哀伤,是充实抑是空虚。
    ⑫我只知道记忆里有许多青山,通过了时间和空间的迷雾,不知道失落了或获得了什么,我不能不低回: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本文有删改)(1)文章开头就说“记忆里有许多青山”,请联系全文内容,文中作者分别写了记忆中的哪些“青山”。
(2)文中有很多如“充实和空虚”这类关系的词语,试从文中再找出两例,并说说这样表达的效果。
(3)赏析第八段中画线句。
(4)本文以诗句“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作结,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5)本文行文读起来似乎迷茫而朦胧,但主题是清晰的。联系文本,简要概括本文主题,并谈谈你的感悟。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首先,快速读懂原文,深人理解文意(作者记叙、议论了哪些方面的事);其次,跳出文章,整体把握文旨(文章涉及哪些社会问题);再次,舍末逐本,归纳要点,把握文章真意(作者的真正意图);最后,按照题目要求,整理提取有效信息.提问方式:请概括第几段(或全文)的内容要点.规范回答:分三步走,第一步划分本段(或全文)的层次,第二步提取要点词语(或句子),第三步整合答案.文中通过内心的一种渴望,寻找记忆灵魂的追溯,表明作者灵魂深处的涤荡.从自然留给的记忆以及生活的记忆进行描绘.
(2)本题考查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对于这类题,同学们要既得“意”而又不忘“形”,因为关键性文句的内涵既是深层次的又是丰富多义的,甚至是含蓄隐晦的.因此,应在整体感知文本的基础上进行局部的、有重点的阅读,理解,概括,归纳,瞻前顾后地根据其语段的“形”,深人领悟其语段的“意”.提问方式:画横线的句子(或词语)在文中是什么意思?规范回答:该句子(词语)生动、具体(或形象、准确)地写出了+对象+效果.“充实和空虚”表明内心感受到的静谧之感,可以举例“荒凉和音响”“恐惧和寂寥”两个内容,通过这些对比,形成一种巨大的反差,体现内心的一种痛苦矛盾与纠葛.
(3)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分析句子的含义要注意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一、该句子中有没有具有象征含义的意象出现;二、句子中有没有指代很强的代词出现;三、句子中有没有比喻句,其中隐喻要格外注意;四、有没有言外之意;五、是否是一个表意矛盾但又不矛盾的句子.第八段画线语句部分内容,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通过若干个“若是”表明内心的一种生活体验之感,凸显出生命的价值意义.
(4)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文章结构包含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文章的体裁形式和章节结构,如开头结尾、段落层次、过渡衔接和伏笔照应等.不同的体裁,结构形式也不同.二是指文章的内在联系和组织.文学作品,以时间的推移,空间的转换,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感情的变化过程为线索来谋篇布局的结构方式,称为纵式结构;按材料的性质来谋篇布局的结构,称为横式结构.提问方式:文章画线部分(第几段)在文中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规范回答:①文首: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②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③文末: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照应开头,结构严谨;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暗示文章的标题取向,“山窗下”的“山”是行文的线索,同时这句古诗深化了文章的题旨,同时增加文章的文学性.
(5)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的能力.探究类题目检测考生是否具有发现文本的丰富内涵与深层含义的眼光,是否具有对文本进行独到感受与创造性理解的能力.回答这类题目的指向是多层面的而不是单层面的,试题的答案是多元的而不是唯一的.其探究角度一般包括下列几个方面:文本的表达目的、文本的表达方式、主旨的隐含意义、作者的写作动机、文本的时代与社会背景等.回答这类题目一要做到所进行的探究分析都必须与原文有直接的联系,或者在此基础上加以拓展延伸;二要观点明确,表述合情合理.本题分析情感特征可以从主题写到“思想的转变”、“自然与青山是精神家园”进行把握.

答案:
(1)①大自然留给自己的记忆(1分)②人生的几段难以忘怀的经历.[如:a听见教堂里唱诗的联想;b二次经过“野狼河”的不同感受;c聆听柴可夫斯基《第五交响曲》的联想;d二十岁那年,听英国先生读希腊悲剧的震憾;e冬日假期里,在爱荷华等一位教授接我参加圣诞餐会见到的雪景;f小时候看海的体会.(答对其中2点即可)](2分)
(2)示例:①静谧与嘈杂,失落与获得,骄傲与哀伤;②效果:这些词语对比意味强烈,形成强烈反差,能显现出心理强烈的矛盾和冲突.(2分)
(3)①主要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枚举了在自然中生命的种种经历、体验,凸显了生命的充实和空虚.(2分)②表达了人的思想每分每秒都在转变,层层积淀而感悟的心理过程.(2分)
(4)①暗示标题的出处,呼应文章的开头.②升华主旨,诗句是全文迷茫、忧郁、朦胧、求索的心境所找到的回答:“记忆中的许多青山是心灵的家园.”③以诗句作结,让文章多文化意味,增添文学内涵.
(5)①本文主题:就是文章中所说的“生命原是可以改变的,情景的感觉是可以改变.每一秒钟我们都在汲取天地的新印象,也在摧毁旧有的印象.”(因为随着人生经历的不断丰富,我们对生命的感觉、理解和态度是可以改变的.我一直徘徊,惦念,留恋自己经历过的往事,将坚守住生命的充实)(3分)
②感悟示例:迷惘、忧郁、朦胧的情势与景观,正呈现出作者对人生的执着与探求,经过与命运的反复斗争,终于找到了心灵的归宿.(2分)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求解下题的模型及lingo代码 ,还有给出实验结果.20.x05分配甲乙丙丁戊5个人去完成4项工作  2020-05-13 …

一堆西瓜,第一次卖出总个数的14又6个,第二次卖出余下的13又4个,第三次又卖出余下的12又3个,  2020-05-21 …

甲乙丙3人在一个环形跑道上跑步,跑完一圈,甲用时27秒,乙用时30秒,丙用时36秒.如果3人同时同  2020-06-06 …

从一篮李子中取出一半又一个给了第一个人,又取出余下的一半又一个给了第二个人,再取出最后的一半又三个  2020-06-10 …

一堆西瓜,第一次卖出总个数的1/4又6个,第二次又卖出余下的1/3又4个,第三次卖出余下的1/2又  2020-06-10 …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给孩子一个适合的诗词读本钟锦①我的老师叶嘉莹先生选编了一本《给孩子的古诗词  2020-06-27 …

甲、乙、丙三个学生绕圆形跑道赛跑,甲跑完一圈要60秒,乙跑完一圈要90秒,丙跑完一圈要75秒,现在三  2020-11-10 …

清政府于1903年春设立商部,作为管理新式工业的专职机关。商部设注册局,奏定《公司注册试办章程》18  2020-11-14 …

世上没“完美”,又怎么有“完美”这词?我觉得这个世上,没完美的,但是为什么又又“完美”这词,难道,出  2020-11-27 …

吟唱下面古典名著电视剧主题曲,完成各题。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  2020-12-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