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古诗赏析:阅读下列古诗,回答诗后问题。《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诗歌反映的是唐代
题目详情
古诗赏析:阅读下列古诗,回答诗后问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诗歌反映的是唐代有名的历史事件___。“城春草木深”的“城”指当时的___城。
(2)请展开想像,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诗歌反映的是唐代有名的历史事件___。“城春草木深”的“城”指当时的___城。
(2)请展开想像,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诗歌时代背景的把握,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叛唐.次年六月,叛军攻陷潼关,唐玄宗匆忙逃往四川.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世称肃宗,改元至德.杜甫闻讯,即将家属安顿在都州,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解送至长安,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至德二年春,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 诗歌反映的是唐代有名的历史事件安史之乱.“城春草木深”的“城”指当时的长安城.
(2)本题考查诗歌描绘画面和体会诗人情感.描述诗歌画面时,一要忠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意思为: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发挥自己的想象,用语言把诗人形象要描述出来即可.结合诗人的形象,来分析表达的情感为忧国思家的情怀.
答案:
(1)安史之乱 长安(2分)
(2)参考示例:①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②诗句所描写的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2分)
译文:
国家沦陷只有山河依旧,春日的城区里荒草丛生.忧心伤感见花开却流泪,别离家人鸟鸣令我心悸.战火硝烟三月不曾停息,家人书信珍贵能值万金.愁闷心烦只有搔首而已,致使白发疏稀插不上簪.
(2)本题考查诗歌描绘画面和体会诗人情感.描述诗歌画面时,一要忠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意思为: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发挥自己的想象,用语言把诗人形象要描述出来即可.结合诗人的形象,来分析表达的情感为忧国思家的情怀.
答案:
(1)安史之乱 长安(2分)
(2)参考示例:①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②诗句所描写的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2分)
译文:
国家沦陷只有山河依旧,春日的城区里荒草丛生.忧心伤感见花开却流泪,别离家人鸟鸣令我心悸.战火硝烟三月不曾停息,家人书信珍贵能值万金.愁闷心烦只有搔首而已,致使白发疏稀插不上簪.
看了 古诗赏析:阅读下列古诗,回答...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什麽意思?13.下列诗句中反映一个人心境乐观、开朗的 2020-06-07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一联一般有两种解释:1:诗人因感时恨别,见花而落泪,听到鸟鸣而感到“ 2020-06-17 …
《春望》回答问题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 2020-06-21 …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 2020-06-21 …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 2020-06-22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一般解释为:花鸟本是娱人之物,但因为感时恨别,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 2020-06-25 …
1、首联写望中所见,一个破字,一个深字,描绘了的景象.2、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理解.原诗 2020-07-06 …
《春望》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这两与概括深广,痛于国破,忧于家室,家国 2020-11-13 …
春日融融,鸟语花香,本是令人陶醉的欢快情景,但在诗人眼里,却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表现了诗人怎 2020-12-17 …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 2021-0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