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比孟子更强大的先知李敬泽孟子有理想,但有时他会遇见比他更有理想的理想主义者。比如那日,酒席散了,他的弟子彭更借酒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比孟子更强大的先知李敬泽
孟子有理想,但有时他会遇见比他更有理想的理想主义者。
比如那日,酒席散了,他的弟子彭更借酒撒疯提意见:像您老人家这样,几十辆车开着,数百弟子跟着,从这一国吃到那一国,这也太过分了吧?
孟子的表情我们看不见, 但我愿意相信他的脸上平静如水, 他答曰:“非其道,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子以为泰乎?”
只要有真理,吃人家一顿饭又有何妨,当年尧把天下都送给了舜,舜也没客气,你难道认为舜也过分吗?
孟老先生啊,话不是这么说的,人家明明是说你过分,你马上抬出个舜来,舜王爷是大圣人,战国时代的读书人当然不敢非议,就好比人家一批评我,我就说他是要批评托尔斯泰,这不是拉大旗做虎皮又是什么呢?
所以,愤怒青年彭更没被唬住,说了一句话直指要害:“士无事而食,不可也!”
这是惊雷,2000 年来响在儒生和知识分子的噩梦里:你们这帮家伙,不劳动白吃饭,不行!
孟子不得不严肃地对待这个问题,他看着彭更愤怒的眼睛,他必是从中看到了广大的沉默人群,于是他字斟句酌地说了一番话,大意是社会分工不同,知识分子行仁义之道,守护精神家园,也算是一份工作,应该像木匠和修车匠一样有一碗饭吃。
彭更愣了一会儿,忽然,他更生气了:难道君子追求真理就是为了混碗饭吃吗?
孟子的回答我不想引述,有兴趣的可以去查查《孟子》。我的兴趣在于彭更如此迅速地改变了立场而且对他的自相矛盾毫无自觉:一开始他认为思想不是劳动,不劳动而吃饭是可耻的,但紧接着他又宣布,如果思想是为了吃饭,那也是可耻的。精神活动不仅是“事”,而且是无比纯洁的“事”,不应掺杂任何世俗考量,写小说就是写小说,不能想着挣版税。
2000 年前的那一天,孟子面对这个弟子,他一定感到极为孤独和疲倦,这位彭更在那一刻远比孟子强大, 他同时占领了两大高地,居高临下,胜券在握, 而孟子的任何辩解听上去都像是陷入重围的徒劳挣扎。
一方面,从劳动在人类生活中的重大价值出发,人们理直气壮地质疑那些手无缚鸡之力而空作玄远之谈的书生;另一方面,从精神在人类生活中的重大价值出发,人们也理直气壮地质疑那些以精神为业的人们的世俗生活:你为什么不纯粹为稻粱谋?为什么做不到通体真理,天衣无缝?
两大高地绵延不断,孟子及孟子的后继者们在高地之间的深渊中挣扎求存。“文革”中不劳动是知识分子的原罪,而今天,在捍卫精神纯洁性的名义下,“理想主义者”会在任何精神现象的背后闻嗅铜臭和私欲,他们宣布:所谓“精神”不过是苟且的权谋,果然如此,总是如此。
面对后一种责难,孟子的回答是苍白无力的,他实际上说:请你读我的书,你不应追究我的动机,就好比你尽管吃鸡蛋而不要去审查下蛋的母鸡。这当然不行,有时审查母鸡是必要的,2000 年前的那天,如果换了我,我宁愿如此回答那位彭更先生:
任何一个人的精神活动,都终究离不开人要吃饭这个事实,他的思想、想象和精神是他在世俗生活中艰难搏斗的成果。即使是佛,也要历经磨难方成正果,而人,他是带着满身的伤,带着他的罪思想着。思想者丑陋,但纯洁的婴儿不会思想。
我知道我也不能说服他,这个叫彭更的人,他是比孟子更强大的先知,他的激情和理想有着更持久的力量,那就是,不管是以劳动伦理的名义还是以精神纯洁性的名义,来剿灭人类的精神生活。
1 .根据文意,说说作者为什么将文章标题定为“比孟子更强大的先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1 )但我愿意相信他的脸上平静如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他同时占领了两大高地,居高临下,胜券在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对于“精神”和“世俗”,文中不同人物有不同的观点,试概括孟子、彭更和“我”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结合文中对彭更的有关描述,你认为作者对彭更持怎样的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因为文章重点就是分析彭更对孟子的质问,标题定为“比孟子更强大的先知”一是点明了了文章分析的对象——彭更;二是表明了作者的观点态度:彭更的思想比孟子更强大、更有力量;三是这个标题也能吸引读者。 2.(1)“愿意相信”说明事实不是那样,因为作者认为孟子弟子的问题切中要害,而孟子的反驳是无力的、无理的。(2)两大高地:一是指从劳动在人类生活中的重大价值出发,人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质疑书生;二是从精神在人类生活中的重大价值出发,人们也可以理直气壮地质疑那些以精神为业的人们的世俗生活。 3.孟子:“精神”即道,大于一切。 彭更:“精神”必须服从于“世俗”。 我:“精神”离不开“世俗”,精神是人们在世俗生活中艰难搏斗的成果。 4.作者对彭更是持否定态度的。①作者认为任何一个人的精神活动,都终究离不开人要吃饭这个事实,人的思想、想象和精神是人在世俗生活中艰难搏斗的成果。②作者认为彭更不论是劳动伦理的观点还是精神纯洁性的看法,都是对人类精神生活的剿灭。
英语翻译正如你所知,他有两个邮件帐号,1@****与2@****,其中1@****设置为自动转发邮 2020-05-14 …
《鸡鸣狗盗》文言文译文原文是:(秦昭王)囚孟尝君,谋欲杀之.孟尝君使人抵昭王幸姬求解,幸姬曰:“妾 2020-05-23 …
鸡鸣狗盗译文(秦昭王)囚孟尝君,谋欲杀之.孟尝君使人抵昭王幸姬所求解.幸姬曰:“妾愿得君狐白裘.” 2020-05-23 …
共25道题,规定答对一题得2分,答错扣1分,未答不加分也不扣分,小刚得了34分,且已知他有奇数道题 2020-06-04 …
“人告知以有过,则喜。”——孟子。这句名言告诉我们认识自我的途径是A.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B.通过 2020-06-11 …
[求助]文段中译英孟子是我国古代一个大学问家,他姓孟名轲.幼时,家境贫寒,生活困难.不幸在他三岁时 2020-06-12 …
阅读理解。老墨分家一束兰花草梁村有个老头叫老墨,是人们给他送的外号,他叫炭深,其实意思都一样,可想 2020-06-27 …
有一个老人要将1000棵白菜运到100米外的集市上卖,已知他有一头驴,这头驴一次能运100棵每走1 2020-06-30 …
《孟子·告子篇》记有孟子的如下一段议论:当时,人们对于齐王很不满意,因为他管理国家大事没有什么成就 2020-07-24 …
明明有2元、1元、5角、1角的钱共12张.一共5.7元.已知他有2张5角,3张1角,问,其他面值的钱 2020-12-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