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这与她实行的选官制度密不可分。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日:“天下英雄入
题目详情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这与她实行的选官制度密不可分。请根据材料并结
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日:“天下英雄入吾彀中
(原指箭射出去所能达到的范围,后用以比喻牢笼,圈套)矣。“……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摭言》
材料二 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
材料三 (隋唐时期)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 可以参政的机会。于是有政治上社会对流的可能性。由此,官僚政治获得了非常大的弹性。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四 唐诗是流传千古的中华文化瑰宝,是唐代文化最为光辉的成就。唐诗创作之繁荣,流派之众多,风格题材之丰富多样,各类诗歌体裁之完善齐备,皆表明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已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
请回答:
(1)材料一涉及到唐朝实行的什么选官制度?据材料分析唐太宗的目的是什么?
(2)比较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隋唐时期实行的这一制度有什么积极作用?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制度与材料四中所述唐诗的繁荣有何联系?
(4)请你引用材料一中的一句话说明这一制度在当时的弊端?
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日:“天下英雄入吾彀中
(原指箭射出去所能达到的范围,后用以比喻牢笼,圈套)矣。“……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摭言》
材料二 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
材料三 (隋唐时期)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 可以参政的机会。于是有政治上社会对流的可能性。由此,官僚政治获得了非常大的弹性。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四 唐诗是流传千古的中华文化瑰宝,是唐代文化最为光辉的成就。唐诗创作之繁荣,流派之众多,风格题材之丰富多样,各类诗歌体裁之完善齐备,皆表明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已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
请回答:
(1)材料一涉及到唐朝实行的什么选官制度?据材料分析唐太宗的目的是什么?
(2)比较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隋唐时期实行的这一制度有什么积极作用?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制度与材料四中所述唐诗的繁荣有何联系?
(4)请你引用材料一中的一句话说明这一制度在当时的弊端?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据材料“(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可知,材料一涉及的选官制度是科举制度,据材料“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可知,唐太宗实行科举制度的主要目的是笼络人才,以维护自己的统治.
(2)据材料“ 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隋唐时期)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 可以参政的机会.于是有政治上社会对流的可能性.由此,官僚政治获得了非常大的弹性”可知,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了文学艺术的繁荣,选拔官吏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打破了特权垄断,具有一定的公平公正的合理性,扩大了官吏来源.
(3)据材料“唐诗是流传千古的中华文化瑰宝,是唐代文化最为光辉的成就.唐诗创作之繁荣,流派之众多,风格题材之丰富多样,各类诗歌体裁之完善齐备,皆表明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已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时期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进士科重视考诗赋,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4)不少人从少年考到老年,仍未考中,因而科举制的弊端是“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故答案为:
(1)科举制度;笼络人才,以维护自己的统治.
(2)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了文学艺术的繁荣,选拔官吏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打破了特权垄断,具有一定的公平公正的合理性,扩大了官吏来源.
(3)唐玄宗时期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进士科重视考诗赋,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4)赚得英雄尽白头.
(2)据材料“ 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隋唐时期)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 可以参政的机会.于是有政治上社会对流的可能性.由此,官僚政治获得了非常大的弹性”可知,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了文学艺术的繁荣,选拔官吏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打破了特权垄断,具有一定的公平公正的合理性,扩大了官吏来源.
(3)据材料“唐诗是流传千古的中华文化瑰宝,是唐代文化最为光辉的成就.唐诗创作之繁荣,流派之众多,风格题材之丰富多样,各类诗歌体裁之完善齐备,皆表明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已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时期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进士科重视考诗赋,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4)不少人从少年考到老年,仍未考中,因而科举制的弊端是“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故答案为:
(1)科举制度;笼络人才,以维护自己的统治.
(2)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了文学艺术的繁荣,选拔官吏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打破了特权垄断,具有一定的公平公正的合理性,扩大了官吏来源.
(3)唐玄宗时期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进士科重视考诗赋,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4)赚得英雄尽白头.
看了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子刘子自传刘禹锡子刘子,名禹锡,字梦得。初禹锡既冠,举进士,一幸而中试。间岁又以文登吏部取士科,授 2020-06-09 …
子刘子传节选主要内容初,禹锡既冠,举进士,一幸而中试.间岁,又以文登吏部取士科,授太子校书.官司间 2020-06-1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气象学家黄荣辉:从放牛娃到院士黄荣辉,中国气候研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曾任中 2020-06-27 …
“状元”“进士”“举人”,这是在科举制度下知识分子梦寐以求的“荣衔”。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 2020-11-04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宋词的繁荣从文化角度考察,宋词的荣耀得力于其市井文化与士林文化相互影响的双重品格 2020-11-24 …
科举制度在我国延续了以前三百多年。在中外历史上影响很大,其中进士及第是一种很高的荣誉,人称“登龙门” 2020-11-24 …
清代著名思想家龚自珍说:“士皆知耻,则国家永无耻;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这句话在今天对我们树立正确 2021-01-24 …
清代著名思想家龚自珍说:“士皆知耻,则国家永无耻;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这句话在今天对我们树立正确 2021-01-24 …
清代著名思想家龚自珍说:“士皆知耻,则国家永无耻;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这句话在今天对我们树立正确 2021-01-24 …
清代著名思想家龚自珍说:“士皆知耻,则国家永无耻;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这句话在今天对我们树立正确 2021-0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