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儒,最早章太炎认为是求雨的巫师,胡适在《说儒》里指出儒是从事“治丧相礼”的“殷民族的教士”,葛兆光先生根据马王堆汉墓帛书《易传》之《要
题目详情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儒,最早章太炎认为是求雨的巫师,胡适在《说儒》里指出儒是从事“治丧相礼”的“殷民族的教士”,葛兆光先生根据马王堆汉墓帛书《易传》之《要》篇所引孔子言“吾与史巫同途而殊归也”。 ——孟鸥、王峰《高中历史教科书的内容组织与学生认知》 材料二 儒家文化的核心是按照天然的长幼以及男女将每个人编入一个等级组织中,然后,根据出生位置给他课以一辈子不变的责任与义务;不管是成年之前,还是之后,甚至儿女、弟弟都六七十岁了,每个人在这个层次秩序中的地位不变,永远是在长者说话时幼者只有听话的分,只能低一等或几等,永远没有自我。从儿女出生开始,通过《三字经》等经典将他们嵌入“孔家店”,扣上“三纲”包袱,让他们任何时候都会因不服长者的意愿而内疚得无地自容。 材料三 一个典型中国人的一辈子实际上是不幸的;小时候你必须无条件地听父母亲的话;年轻时最能花钱但却没钱花;等到真正有钱的中年时候又不可能幸福,因为首先要四世同堂,没有个人的空间,也要负担父母的生活;老了以后也是很不幸的,如果只有一个孩子,那个孩子可能看着父母亲时会想:“他怎么还这么健康,我还要养他”。如果有两个孩子,他们看着年老的父母就会互相推诿。那么,做父母亲的就在想“我怎么还不死?我怎么要靠他们的施舍来给我生存的保证?”后代看到老年人感觉是负担,老年人看着后代又感觉要看很多面子,也处于一个更不幸福的状态。 材料四 中国人和西方人都重视“家”,只是追求的“家”的境界不同。……在处于温饱与饥饿之间的农业社会里,生存是一个永恒的挑战,所以“家”的功能很难超出利益交易和保险互助,温情脉脉会过于奢侈,这种社会可能必须要有“刚性”的家庭结构,要阉割个性,否则“家”之内的经济交易就很难有确定性,这就是儒家以及任何传统农业言语化的共性。在近代西方社会生动上升,人们的收入超出温饱之后,“家”的经济功能逐渐由金融保险市场来胜任,这时的“家”文化没必要那么“刚性”,也不必约束个人的自由,因为感情的交融是逼不出的,只有基于个人权利、基于个人自由选择的“家”里,父母、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交流才是自愿真诚的,才不是出于“义务”责任感而为的。中国人和西方人的儿女都会照顾父母老人,只不过前者可能更多出于“义务”责任感,而后者是出自“爱”,差别即在此。 ——材料二、三、四均摘编自陈志武:《金融的逻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早期儒者的特征。(2分) (2)结合材料二、三分析儒家文化的影响。(4分) (3)根据材料四,概括传统中国家庭与西方近代以来的家庭的不同并分析其主要原因。(6分)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特征:与巫相近,重视仪式。(2分) (2)影响:有利于维护了传统家庭的稳定与延续;抹杀了家庭成员的个性;家庭成员普遍感到不幸福。(4分 三个得分点,任答两点) (3)不同:传统中国的“家”侧重强制性的经济交易功能;西方社会的“家”侧重基于自愿的感情交往功能(3分酌情给分) 原因:传统农业社会下生存的需要;西方近代以来金融保险市场的逐步发展、完善。(3分酌情给分) |
|
看了 (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在线求指导:阅读下文,阅读下文,请许学者而行宛曼于先王,或者不宜今乎!如是不能更也,……卜子妻写弊 2020-05-16 …
阅读王之涣的《凉州词》,完成下列各题。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 2020-06-19 …
指出通假字并解释.渤然兴之.吾王之好田猎.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指出通假字并解释.渤然兴之.吾 2020-06-20 …
阅读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回答问题。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前人说:“诗忌 2020-07-13 …
阅读王之涣的《凉州词》一诗,回答问题。(6分)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 2020-07-28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史记》中关于西周时期重要诸侯国受封情况的记载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 2020-11-23 …
阅读《史记》中关于西周时期重要诸侯国受封情况的记载《吴太伯世家》:“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 2020-11-23 …
阅读下列材料平王阅读下列材料平王立,东迁于洛邑,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 2020-12-12 …
阅读王之涣的《凉州词》,1.此诗描绘了塞外怎样的风景?2如何理解诗中的“春风”与“度”? 2021-01-20 …
(16届江苏省东台市第一教研片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阅读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 2021-0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