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竹林寺别友人许浑骚人吟罢起乡愁,暗觉年华似水流。花满谢城伤共别,蝉鸣萧寺喜同游。前山月落杉松晚,深夜风清枕簟秋。明日分襟又何处,江南江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竹林寺别友人
许 浑
骚人吟罢起乡愁,暗觉年华似水流。
花满谢城伤共别,蝉鸣萧寺喜同游。
前山月落杉松晚,深夜风清枕簟秋。
明日分襟又何处,江南江北路悠悠。
(1)请简要赏析颈联的写景艺术。
(2)全诗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竹林寺别友人
许 浑
骚人吟罢起乡愁,暗觉年华似水流。
花满谢城伤共别,蝉鸣萧寺喜同游。
前山月落杉松晚,深夜风清枕簟秋。
明日分襟又何处,江南江北路悠悠。
(1)请简要赏析颈联的写景艺术。
(2)全诗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解析:
(1)首先阅读颈联,理解颈联内容,然后集合写景常用的手法进行思考.写景的手法有视角的转换、动静的角度、声色结合、调动各种感官、烘托、白描等等.颈联中,“月落杉松晚”是看到的,“风清枕簟秋”是触到的,所以是从多种感官来写景的;颈联表面是在写景,而“月落”“深夜”暗示了作者在这样一个时分还未眠,所以是烘托或是借景抒情;
(2)首先阅读全诗,把握全诗内容,然后可抓住情语或景语,逐联进行分析.从“起乡愁”可见其“思念故乡的愁苦”;从“年华似水流”可见其“年华老去的慨叹”;从“喜同游”可见其“与朋友同游的喜悦”;从“明日分襟又何处”可见其“分别在即的伤感”;
答案:
(1)多角度描写,“月落”“杉松晚”是视觉,“风清”“枕簟秋”是触觉;借景抒情(烘托),用“月落”“夜深”点出深夜未眠,表达了作者和友人依依不舍的深厚感情.
(2)思念故乡的愁苦;年华老去的慨叹;携友同游的喜悦;分别在即的伤感.
(1)首先阅读颈联,理解颈联内容,然后集合写景常用的手法进行思考.写景的手法有视角的转换、动静的角度、声色结合、调动各种感官、烘托、白描等等.颈联中,“月落杉松晚”是看到的,“风清枕簟秋”是触到的,所以是从多种感官来写景的;颈联表面是在写景,而“月落”“深夜”暗示了作者在这样一个时分还未眠,所以是烘托或是借景抒情;
(2)首先阅读全诗,把握全诗内容,然后可抓住情语或景语,逐联进行分析.从“起乡愁”可见其“思念故乡的愁苦”;从“年华似水流”可见其“年华老去的慨叹”;从“喜同游”可见其“与朋友同游的喜悦”;从“明日分襟又何处”可见其“分别在即的伤感”;
答案:
(1)多角度描写,“月落”“杉松晚”是视觉,“风清”“枕簟秋”是触觉;借景抒情(烘托),用“月落”“夜深”点出深夜未眠,表达了作者和友人依依不舍的深厚感情.
(2)思念故乡的愁苦;年华老去的慨叹;携友同游的喜悦;分别在即的伤感.
看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面这首小令,枯藤老树昏鸭,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志远《天净沙 2020-05-14 …
1.古诗《春》:“春水春池满,春进春草生.春树绽春蕊,春风伴春风.春人饮春酒,春鸟弄春色.”作者在 2020-06-06 …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鹧鸪天•兰溪舟中韩淲雨湿西风水面烟,一巾华发上溪船。帆迎山色来还去,橹破 2020-06-15 …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鹧鸪天·兰溪舟中韩淲雨湿西风水面烟。一巾华发上溪船。帆迎山 2020-06-15 …
七年级语文上(仿句)依照下面例句,以"月亮"开头,写一段话,要求:使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法,语意连贯 2020-06-21 …
2.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毛泽东的诗词绝对没有颓唐消极或吟风弄月、无病呻吟之作,总是以 2020-07-15 …
自然风水,人文风光,任选一个完成一篇游记,一定要记得写清自己的所见,所闻, 2020-11-01 …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这是北宋词人柳永吟咏杭州的佳句。柳永曾在杭州生活过一段时 2020-12-22 …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反复吟读这首小令,你发现它具有 2021-01-17 …
客厅格局好风水人要正屋要方 2021-04-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