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竹林寺别友人许浑骚人吟罢起乡愁,暗觉年华似水流。花满谢城伤共别,蝉鸣萧寺喜同游。前山月落杉松晚,深夜风清枕簟秋。明日分襟又何处,江南江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竹林寺别友人
许 浑
骚人吟罢起乡愁,暗觉年华似水流。
花满谢城伤共别,蝉鸣萧寺喜同游。
前山月落杉松晚,深夜风清枕簟秋。
明日分襟又何处,江南江北路悠悠。
(1)请简要赏析颈联的写景艺术。
(2)全诗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竹林寺别友人
许 浑
骚人吟罢起乡愁,暗觉年华似水流。
花满谢城伤共别,蝉鸣萧寺喜同游。
前山月落杉松晚,深夜风清枕簟秋。
明日分襟又何处,江南江北路悠悠。
(1)请简要赏析颈联的写景艺术。
(2)全诗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解析:
(1)首先阅读颈联,理解颈联内容,然后集合写景常用的手法进行思考.写景的手法有视角的转换、动静的角度、声色结合、调动各种感官、烘托、白描等等.颈联中,“月落杉松晚”是看到的,“风清枕簟秋”是触到的,所以是从多种感官来写景的;颈联表面是在写景,而“月落”“深夜”暗示了作者在这样一个时分还未眠,所以是烘托或是借景抒情;
(2)首先阅读全诗,把握全诗内容,然后可抓住情语或景语,逐联进行分析.从“起乡愁”可见其“思念故乡的愁苦”;从“年华似水流”可见其“年华老去的慨叹”;从“喜同游”可见其“与朋友同游的喜悦”;从“明日分襟又何处”可见其“分别在即的伤感”;
答案:
(1)多角度描写,“月落”“杉松晚”是视觉,“风清”“枕簟秋”是触觉;借景抒情(烘托),用“月落”“夜深”点出深夜未眠,表达了作者和友人依依不舍的深厚感情.
(2)思念故乡的愁苦;年华老去的慨叹;携友同游的喜悦;分别在即的伤感.
(1)首先阅读颈联,理解颈联内容,然后集合写景常用的手法进行思考.写景的手法有视角的转换、动静的角度、声色结合、调动各种感官、烘托、白描等等.颈联中,“月落杉松晚”是看到的,“风清枕簟秋”是触到的,所以是从多种感官来写景的;颈联表面是在写景,而“月落”“深夜”暗示了作者在这样一个时分还未眠,所以是烘托或是借景抒情;
(2)首先阅读全诗,把握全诗内容,然后可抓住情语或景语,逐联进行分析.从“起乡愁”可见其“思念故乡的愁苦”;从“年华似水流”可见其“年华老去的慨叹”;从“喜同游”可见其“与朋友同游的喜悦”;从“明日分襟又何处”可见其“分别在即的伤感”;
答案:
(1)多角度描写,“月落”“杉松晚”是视觉,“风清”“枕簟秋”是触觉;借景抒情(烘托),用“月落”“夜深”点出深夜未眠,表达了作者和友人依依不舍的深厚感情.
(2)思念故乡的愁苦;年华老去的慨叹;携友同游的喜悦;分别在即的伤感.
看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世界著名的渔场形成于A:风海流处B:下降补偿流处C:寒暖流分离处D:寒暖流交汇处 2020-06-04 …
(多选)如图是某组织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模式图,⑤处为动脉流入端、①处为静脉流出端,分析下列说 2020-06-10 …
自然界中,相邻河系在内外因素的影响下,会有一个河系发展成为主河系.由于分水岭被破坏或迁移造成的河流 2020-06-19 …
《长江三日》节选部分与《巴东三峡》都写的是西陵峡,它们在景物内容和表现形式方面有什么不同?请比较. 2020-07-11 …
研究人的循环系统中几处的血流量,下列各处中何处每分钟的血流量最高?A主动脉刚分成左腿和右腿动脉处的 2020-07-29 …
成语“他乡遇故知”和谚语“水往低处流”分别属于事件和事件.(填“必然”、“不可能”、“不确定”之一) 2020-11-27 …
小明在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的实验中,设计的电路如图所示.把电流表分别接入到电路中的A、B、C处,测 2020-12-05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国外企业在妥善处理分流,安置富余人员,下岗职工方面的成功举措,颇有下列各 2020-12-06 …
如图是气流流过机翼的示意图,迎面流过机翼的气流在前缘处被分成上下两部分,流过机翼上部分的气流由于,因 2020-12-13 …
对于水平圆管内流体稳定流动,考虑圆管内边界摩擦,某一截面处流体流速分布函数是什么样的流体是满流,但是 2020-1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