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临江仙①苏轼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②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 ① 苏 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 ② 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注】 ①这首词写于苏轼谪居黄州期间。当时词人住在城南长江边的临皋亭。友人马梦得在城东门外为他申请了一块荒地,名曰“东坡”。苏轼还在东坡筑屋名雪堂。这首词记叙了深秋之夜苏轼在雪堂开怀畅饮,醉后返归临皋的情景。②縠纹:水中细小的波纹。 小题1:请简要分析这首词中词人的形象特征。(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简析这首词运用的几种主要的表现手法。(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①开怀畅饮,醉而复醒,醒而复醉,可见一个豪兴纵饮、有着真性情的词人形象;(1分)②独自回家,敲门不应,独自听江声,一个风姿潇洒、襟怀旷达、遗世独立的“幽人”形象跃然纸上;(2分)③从全词看,词人是一个心事浩茫、心情孤寂、不满世俗、向往自由(超脱现实)的词人形象。(2分) 小题2:①反衬。(1分)上片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通过写家童鼻息如雷和词人听江声,衬托出夜静人寂的境界,(1分)从而烘托出历尽宦海浮沉的词人心事之浩茫和心情之孤寂。(1分)②直抒胸臆。(1分)“长恨”句、“小舟”句,以一种透彻了悟的哲理思辨,(1分)发出了对整个宇宙、人生、社会的怀疑、厌倦、无所希冀、无所寄托的深沉喟叹。(1分)③融情于景,情景交融。(1分)“夜阑风静”“小舟”“江海”,(1分)引发出词人心灵痛苦的解脱和心灵矛盾的缓和,象征着词人追求宁静安谧的理想境界。(1分)(答出两点即可) |
|
看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1947年,一则消息传到陕北,毛泽东听了欣喜地说“我们总算熬出头了。”从此人民解放军进入战略进攻阶 2020-05-13 …
这个冬天,我们听到了一个不幸的消息:东湖海洋世界5只可爱的小企鹅死了,离开了我们,仅剩的一只企鹅“ 2020-05-16 …
以下哪项不是属于信息传输安全过程的安全威胁( )。A.更新信息B.截获信息C.窃听信息D.伪造信息 2020-05-23 …
信息在传输过程被攻击的类型主要有信息被截获、信息被窃听、信息被篡改和______。 2020-05-23 …
额,我想问一下,听英语听力一般要注意什么啊,比如说,如何听到哪些不易听到的连词,动词的改变形式听英 2020-06-18 …
《三国演义》第63回中有一童谣:“一龙并一凤,相将到蜀中。才到半路里,凤死落坡东。”童谣中“才到半 2020-07-05 …
走进语言现场,应开口说,主动发言﹑敏捷应对;应该用心听,在倾听中迅速捕获有效信息,在倾听中准确把握倾 2020-11-04 …
()山系,山脉()纵列,阻挡了太平洋的暖湿气流,因而其西侧成为()坡,东侧成为()坡 2020-11-24 …
一风并龙,相将到蜀中,才到半路里,风死路坡东.这句话中的任务和事件《三国演义》中有一幅对联一风并龙, 2020-12-27 …
“听话的孩子没出息,不听话的孩子有出息。”这句话对吗? 2021-0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