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完成11—14题。(13分)方竹柱杖[唐]冯翊太尉①朱崖公,两出镇于浙右②。前任罢日,游甘露寺,因访别于老僧院公曰:“弟子奉诏西行,祗③别和尚。”老僧者熟于祗接,至

题目详情
阅读,完成11—14题。(13分)
方竹柱杖
[唐]冯翊
太尉 朱崖公,两出镇于浙右 。前任罢日,游甘露寺,因访别于老僧院公曰:“弟子奉诏西行,祗 别和尚。”老僧者熟于祗接,至于谈话,多空教 所长,不甚对以他事。由是公怜而敬之。煮茗既终,将欲辞去。公曰:“昔有客遗筇 竹杖一条,聊与师赠别。”亟令取之,须臾而至。其杖虽竹而方,所持向上,节眼须牙四面对出,天生可爱。且朱崖所宝之物,即可知也。别后不数岁,再领朱方 ,居三日,复因到院,问前时竹杖何在。曰:“至今宝之。”公请出观之,则老僧规圆而漆之矣!公嗟叹再弥日,自此不复目其僧矣。太尉多蓄古远之物,云是大宛国人所遗竹,唯此一茎方者也。   (节选自《桂苑丛谈》)
【注释】①太尉:官职名。②浙右:浙江东部地区。③祗(zhī):恭敬。④空教:佛教。⑤筇(qióng):竹名。⑥朱方:地名。这里与前面的浙右同指浙江东部地区。
小题1:.写出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①多空教所长,不甚 以他事   对:
②由是公 而敬之:           怜:
③昔有客 筇竹杖一条          遗:
④至今 之:                 宝: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两出镇 浙右②老僧者熟 祗接
B.①不甚对 他事②威天下不 兵革之利
C.① 由是 公怜而敬之② 由是 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D.①亟令取之,须臾 至② 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小题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公请出观之,则老僧规圆而漆之矣!
②公嗟叹再弥日,自此不复目其僧矣。
小题4:.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寓意。(2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①回答,应对。 ②爱戴,喜爱。 ③给予,赠予。 ④把……看作珍宝。(4分。每小题1分)
小题1:C(3分)
小题1:①朱崖公请(老僧)拿出(竹杖)来观看,结果发现老僧已经把方竹杖削圆并涂上油漆了。 ②朱崖公反复感叹了一整天,从此不再去看望那个老僧了。(4分。每小题2分)
小题1:示例:美,贵在自然天成和与众不同。(符合寓意即可)(2分)

参考译文:太尉朱崖,两次镇守浙右。前次任期结束时,去游览甘露寺,于是去向老僧院公告别说:“我奉诏西行,来与您告别。”老僧对这种告别方式很是精熟,以至于在谈话时,只谈佛教,不言其他。因此,朱崖很喜欢并敬重他。喝茶完毕,朱崖公将要告辞。朱崖公说:“过去有位客人送我一根筇竹杖,姑且赠予你作为纪念吧。”立即派人去取,一会就拿来了。那根竹杖虽然是竹子做成但是方形的,拿着向上竖起,节眼须牙向四面伸出,天生一副可爱的样子。说是朱崖公的宝物,一看便知。分别后不几年,再领圣旨镇守浙右,过了三天,又来到寺院,问老僧过去赠予的竹杖在哪里。老僧院公回答说:“至今还作为宝物珍藏着。”朱崖公请(老僧)拿出(竹杖)来观看,结果发现老僧已经把方竹杖削圆并涂上油漆了!朱崖公反复感叹了一整天,从此不再去看望那个老僧了。太尉朱崖公多蓄存一些古远之物,据说这拐杖是大宛国人赠送的竹子,只此一根是方形的。
看了 阅读,完成11—14题。(1...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唐雎出使秦国终于完成了使命,假如你是安陵君,当唐雎回到安陵国时,你会对他说什么呢?请写出对他说的话  2020-05-14 …

激素调节1激素(促XX激素释放激素,促XX激素,XX激素)释放出来是直接到血液还是直接到组织液?2  2020-07-12 …

春天到了,)(填表明季节的成语).池边(?)(含植物名和颜色的成语),树上(?)(含动物名的成语)  2020-07-24 …

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朝代之一,也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让我们一  2020-07-26 …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1)请指出唐朝出现的两次盛世局面及当时在位的皇帝。(2)通过比较,说出唐太宗、  2020-07-26 …

材料一历史人物风云榜材料二:(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朝出现两次盛世局面时在位的皇帝名字。两位皇帝分别  2020-07-26 …

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有人说唐雎出使秦国虽然没有辱没使命,但是,此次外交的成功只会加剧安陵国  2020-07-29 …

下列情况不可能在唐朝出现的是[]A.茶叶成为中原地区与少数民族贸易的主要物资B.唐朝妇女可以在公开场  2020-11-05 …

阅读材料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请完成:(1)请解释“鉴真  2020-11-07 …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和完成分别是在()A.西汉、隋唐时期B.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C.东汉、南  2021-0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