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完成11—14题。(13分)方竹柱杖[唐]冯翊太尉①朱崖公,两出镇于浙右②。前任罢日,游甘露寺,因访别于老僧院公曰:“弟子奉诏西行,祗③别和尚。”老僧者熟于祗接,至

题目详情
阅读,完成11—14题。(13分)
方竹柱杖
[唐]冯翊
太尉 朱崖公,两出镇于浙右 。前任罢日,游甘露寺,因访别于老僧院公曰:“弟子奉诏西行,祗 别和尚。”老僧者熟于祗接,至于谈话,多空教 所长,不甚对以他事。由是公怜而敬之。煮茗既终,将欲辞去。公曰:“昔有客遗筇 竹杖一条,聊与师赠别。”亟令取之,须臾而至。其杖虽竹而方,所持向上,节眼须牙四面对出,天生可爱。且朱崖所宝之物,即可知也。别后不数岁,再领朱方 ,居三日,复因到院,问前时竹杖何在。曰:“至今宝之。”公请出观之,则老僧规圆而漆之矣!公嗟叹再弥日,自此不复目其僧矣。太尉多蓄古远之物,云是大宛国人所遗竹,唯此一茎方者也。   (节选自《桂苑丛谈》)
【注释】①太尉:官职名。②浙右:浙江东部地区。③祗(zhī):恭敬。④空教:佛教。⑤筇(qióng):竹名。⑥朱方:地名。这里与前面的浙右同指浙江东部地区。
小题1:.写出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①多空教所长,不甚 以他事   对:
②由是公 而敬之:           怜:
③昔有客 筇竹杖一条          遗:
④至今 之:                 宝: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两出镇 浙右②老僧者熟 祗接
B.①不甚对 他事②威天下不 兵革之利
C.① 由是 公怜而敬之② 由是 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D.①亟令取之,须臾 至② 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小题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公请出观之,则老僧规圆而漆之矣!
②公嗟叹再弥日,自此不复目其僧矣。
小题4:.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寓意。(2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①回答,应对。 ②爱戴,喜爱。 ③给予,赠予。 ④把……看作珍宝。(4分。每小题1分)
小题1:C(3分)
小题1:①朱崖公请(老僧)拿出(竹杖)来观看,结果发现老僧已经把方竹杖削圆并涂上油漆了。 ②朱崖公反复感叹了一整天,从此不再去看望那个老僧了。(4分。每小题2分)
小题1:示例:美,贵在自然天成和与众不同。(符合寓意即可)(2分)

参考译文:太尉朱崖,两次镇守浙右。前次任期结束时,去游览甘露寺,于是去向老僧院公告别说:“我奉诏西行,来与您告别。”老僧对这种告别方式很是精熟,以至于在谈话时,只谈佛教,不言其他。因此,朱崖很喜欢并敬重他。喝茶完毕,朱崖公将要告辞。朱崖公说:“过去有位客人送我一根筇竹杖,姑且赠予你作为纪念吧。”立即派人去取,一会就拿来了。那根竹杖虽然是竹子做成但是方形的,拿着向上竖起,节眼须牙向四面伸出,天生一副可爱的样子。说是朱崖公的宝物,一看便知。分别后不几年,再领圣旨镇守浙右,过了三天,又来到寺院,问老僧过去赠予的竹杖在哪里。老僧院公回答说:“至今还作为宝物珍藏着。”朱崖公请(老僧)拿出(竹杖)来观看,结果发现老僧已经把方竹杖削圆并涂上油漆了!朱崖公反复感叹了一整天,从此不再去看望那个老僧了。太尉朱崖公多蓄存一些古远之物,据说这拐杖是大宛国人赠送的竹子,只此一根是方形的。
看了 阅读,完成11—14题。(1...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把引述句改成转述句周总理对我说:“你先去隔壁休息一下吧,我今晚要批阅完这些文件.”1.周总理让我先去  2020-03-30 …

阅读小说《借你一个微笑》完成下面各题。①李俊是个性格内向的学生,阅完的试卷一发下,我发现他眉头又锁  2020-06-08 …

现有A、B、C三位老师参加民校联考试卷改阅,已知A老师单独改阅需10小时,B老师单独改阅需8小时,  2020-06-13 …

谁会这道题:完成句子.阅完成句子.阅读下列各小题,根据括号内的汉语提示,用句末括号内的英语单词完成  2020-06-13 …

古诗阅读题奉晚宋周敦颐花落柴门拾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1)这首诗  2020-06-21 …

选出对加横线的词解释错误的项(单选题)①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尽、完)②奉之弥繁,侵入愈急(越,更加  2020-06-28 …

哪个是褒义词呀哪个是贬义词啊!高傲坚强软弱说谎高尚奉承丑陋秀丽伟大先进得意洋洋兴高采烈盛气凌人视死  2020-07-13 …

批阅一批试卷,由一个人批阅需要20天才能完成,现由3人批阅2天,若剩下的试卷要2天内批阅完毕,则应增  2020-11-27 …

选出对加横线的词解释错误的项(单选题)①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尽、完)②奉之弥繁,侵入愈急(越,更加)  2020-12-20 …

雷锋总是认为,自己累一点不算什么,只要大家多得些方便就是自己最大得快乐。这种助人为乐得精神充分证明(  2020-1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