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初四日。十五里,至汤口。五里,至汤寺,浴于汤池。扶杖望朱砂庵而登。十里,上黄泥冈。向时云里诸峰,渐渐透出,亦渐渐落吾杖底。转入石门①,

题目详情

  初四日。十五里,至汤口。五里,至汤寺,浴于汤池。扶杖望朱砂庵而登。十里,上黄泥冈。向时云里诸峰,渐渐透出,亦渐渐落吾杖底。转入石门①,越天都之胁②而下,则天都、莲花二顶,俱秀出天半。路旁一歧③东上,乃昔所未至者,遂前趋直上,几达天都侧。复北上行石罅中。石峰片片夹起;路宛转石间,塞者凿之,陡者级④之,断者架木通之,悬者植梯接之。下瞰峭壑阴森,枫松相间,五色纷坡,灿若图绣。因念黄山当生平奇览,而有奇若此,前未一探,兹游快且愧矣!

(选自《徐霞客游记》)

  注释:

  ①石门:石门峰。②胁:物的旁侧,这里指山腰。③歧:岔道。④级:把(它)凿成石级。

(1)

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1) 杖望朱砂庵而登(  )

(2) 前趋直上(  )

(3)下 峭壑阴森(  )

(2)

下列句中的“而”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

A.

扶杖望朱砂庵而登

B.

拔山倒树而来

C.

潭西南而望

D.

人不知而不愠

(3)

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复 北 上 行 石 罅 中

(4)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十五里,至汤口。

________________

(2)下瞰峭壑阴森,枫松相间,五色纷坡,灿若图绣。

________________

(5)

选文中表达作者心里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

(6)

从选文中,你知道了黄山天都峰的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答案:2.D;
解析:
(1)   (1)以物支撑身体。   (2)副词。就,于是。   (3)俯视。 (2) D项中的“而”用来表示转折,其他三项中“而”表示修饰 (3) 复北上/行石罅中 (4)   (1)(动身行走了)十五里到达汤口。   (2)俯视看,(只见)陡峻的山谷气象阴森,枫树、松树杂然相间,五彩缤纷,灿烂得像图画,像锦绣。 (5) 前未一探,兹游快且愧矣! (6)   示例:山路陡峭、云雾缭绕、山峰秀丽   参考译文:   九月初四这天。(动身行走了)十五里到达汤口。(又走)五里到达汤寺,在汤池洗了澡。用拐杖支撑着身体向朱砂庵攀登。(走了)十里,上到黄泥冈。(这时)先前云雾笼罩着的那些山峰,渐渐地露出来了,也渐渐地落到我的手杖底下。转身进入石门峰,经过天都峰的山腰下来,就(望见)天都、莲花两峰顶,都高高地耸出半天之外。路旁有一条岔路向东直上,是前次(游山时)没有到过的,于是向前直往上走,差不多到了天都峰侧面了。再往北,向上走在狭谷中的小道上。石峰一片片地夹立高耸;路就在石峰间曲折延伸,石头堵塞的地方就把它凿开,陡峭的地方把它凿成石级,中断的地方就架上木头,使它畅通,高悬的地方就架起梯子连接。俯视看,(只见)陡峻的山谷气象阴森,枫树、松树杂然相间,五彩缤纷,灿烂得像图画,像锦绣。因此想到黄山算是我生平所看到的奇景,而有这样的奇景,前次游山却没有来探访,这次游山真是既痛快而又惭愧呀!
看了 初四日。十五里,至汤口。五里...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