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赵括虽然熟读兵书,但缺乏实践经验,最终导致全军覆没的可悲下场(填诗句)

题目详情
赵括虽然熟读兵书,但缺乏实践经验,最终导致全军覆没的可悲下场(填诗句)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纸上谈兵
纸上谈兵 ( zhǐ shàng tán bīng )
解 释 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出 处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用 法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示 例 人匀十分讨厌那些只会~,而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人.
近义词 坐而论道、华而不实、画饼充饥
反义词 埋头苦干、脚踏实地
歇后语 军事论文;讲武堂里学打仗
灯 谜 《孙子》;军书;军事论文;赵括打仗
英 文 an armchair strategist
典 故
战国时期,战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饱读兵书,能健谈用兵之道,连父亲也难不倒他,自认为是天下无敌.赵奢认为他是纸上谈兵不知变通.后来赵奢死了,赵括顶替廉颇带兵,蔺相如等人极力反对,赵王坚持,赵括在长平之战损兵40万
译文
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曾以少胜多,大败入侵的秦军,被赵惠文王提拔为上卿.他有一个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张口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因此很骄做,自以为天下无敌.然而赵奢却很替他担忧,认为他不过是纸上谈兵,并且说:“将来赵国不用他为将罢、如果用他为将,他一定会使赵军遭受失败.”果然,公元前259年,秦军又来犯,赵军在长平(今山西高平县附近)坚持抗敌.那时赵奢已经去世.廉颇负责指挥全军,他年纪虽高,打仗仍然很有办法,使得秦军无法取胜.秦国知道拖下去于己不利,就施行了反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秦军最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将军”的话.赵王上当受骗,派赵括替代了廉颇.赵括自认为很会打仗,死搬兵书上的条文,到长平后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结果四十多万赵军尽被歼灭,他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亡.
看了 赵括虽然熟读兵书,但缺乏实践...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近体诗是唐代出现的新体诗又称为诗近体诗包括律诗长律三大类从句式上分近体诗包括···每首句··第三近  2020-05-13 …

明发房溪二首(其一)杨万里赏析青天白日十分晴,桥上萧萧忽雨声.却是松梢霜水落,雨声那得此声清.1.  2020-06-09 …

《滁州西涧》是一首()名篇,诗的前两句从()和()的角度描写出一幅幽雅景致,诗的后两句在悠然景象之  2020-06-29 …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明发房溪二首(其一)杨万里青天白日十分晴,轿上萧萧忽雨声。却是松梢霜  2020-07-12 …

自然灾害灾情的大小取决于孕育灾害的环境、导致自然灾害发生的因子、承受灾害的客体三者共同的作用。孕灾  2020-07-15 …

自然灾害灾情的大小取决于孕育灾害的环境、导致自然灾害发生的因子、承受灾害的客体三者共同的作用。孕灾  2020-07-15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杜甫写的“生平()”这首诗抒发了引多年战乱未平息,()而无比欢快的心情.《卜  2020-07-23 …

把词语填入合适的括号里,然后读一读。精致依然犹豫展开1.我()了一下,把国旗慢慢解下来,再()。这面  2020-12-01 …

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大量写诗的人。唐人将诗歌分为古体诗和今体诗(又名近体诗),今体诗主要包括律诗和两种  2021-01-12 …

诗分古体诗和近体诗,士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近体诗,包括,和  2021-0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