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回答问题。晓至湖上(清)厉鹗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水上寒雾生,弥漫与天永。折�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回答问题。晓至湖上(清)厉鹗出郭晓色微,临水人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回答问题。晓至湖上(清)厉鹗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水上寒雾生,弥漫与天永。折 �
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回答问题。
晓至湖上
(清)厉鹗
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
水上寒雾生,弥漫与天永。
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
稍见初日开,三两列舴艋。
安得学野凫,泛泛逐清景
【注】①折:弯曲。②景:影。
小题1:这首诗情感丰富,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小题2:诗句“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运用了哪种表达技巧,请简要赏析。(4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①喜爱幽静:“人意静”、“寒雾生”等。②亲近自然:“临水、“稍见初日开”等;③向往自由:“学野凫”、“逐清景”等;④自由暂不可得的惆怅:“安得”。
小题2:①对比:以“有声”与“无声”对比,近写声觉,远写视觉,突出层次的远近和景致的深阔,表现了作者对宁静的喜爱。②对偶:以“折苇”对“遥山”,近景与远景结合,以“动有声”对“淡无影”,听觉与视觉相结合;节奏优美(或形象丰富或层次分明),意境淡雅(或幽静、清新)(其他看法,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等均可,要言之成理。明确手法1分,结合诗句准确2分,作用效果作者感情1分。


小题1:
试题分析:此题可在整体感悟诗歌意境的基础上,抓住诗歌中的一些关键词进行分析作答。由“人意静”、“寒雾生”可体会出作者喜欢幽静的氛围;“临水、“稍见初日开”“遥山”等可体现出作者喜欢游玩山水,亲近自然;“学野凫”、“逐清景”“安得”等,体现出诗人向往自由的思想情感。
小题2:
试题分析:此题可以从表现手法的多个角度进行分析,答题时,可结合着诗句中的关键词语进行作答。如“动有声”,为动静结合的写法;以“折苇”对“遥山”之对比,可知运用了远景和近景结合的写法;“动声”“无影”属于听觉和视觉结合的写法。诗人采用多种表现手法来描写景物的幽静,用来表达自己对宁静、淡雅的自然环境的喜爱之情。答题时,内容、作用、效果都要涉及。
看了 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回答问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在这充满寒意的夜半,只有城外寒山寺的钟声悠扬回荡,传到船上来.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诗句  2020-06-17 …

求张问陶古诗《泸州》诗句解释及诗中名句并赏析.古诗内容如下:泸洲(其一)张问陶城下人家水上城,酒楼  2020-06-20 …

元朝诗人里何中倒是有一首《辛亥元夕》:顽坐故贪黙,忽行时自言.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时序鬓发改,  2020-06-25 …

《杂诗》诗人向来自故乡的人打听故乡的事,为什么独问寒梅是否开花的事?要: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  2020-06-26 …

小生最近写了几篇现代诗,初三学生14岁,写的不好多多给点建议.在此谢过.初春当一股清风吹化了湖面上  2020-07-06 …

终南望余雪的诗意:终南山北岭的景色秀丽,积雪好像浮在云端上.初晴的阳光照在树林末梢,傍晚的长安城中  2020-07-23 …

根据意思写出古诗句。1.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2020-07-24 …

杂诗王维,诗人对故乡人的到来,要问的事很多,何以独问“寒梅”原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  2020-07-26 …

听弹琴这首诗,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请问寒子有什么妙处?全诗表达了诗人听  2020-07-26 …

阅读下面的诗文回答问题杂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1、这首诗的意思是:2、这  2020-1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