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列各题。商鞅亡魏入秦卫鞅亡魏入秦,孝公以为相,封之于商,号曰商君。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①其傅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商鞅亡魏入秦
卫鞅亡魏入秦,孝公以为相,封之于商,号曰商君。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①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然刻深②寡恩,特以强服之耳。孝公行之八年,疾且不起,欲传商君,辞不受。孝公已死,惠王代③后,莅政有顷,商君告归。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且夫商君,固大王仇雠④也,愿大王图之。”商君惧诛,欲之魏。秦人禁之曰:“商君之法急⑤。”不得出,穷而还。商君归还,惠王车裂之,而秦人不怜。
【注释】①黥(qíng)劓(yì):与下文的车裂都是古代刑法。 ②刻深:(刑罚)严酷苛刻。 ③代:继承王位。 ④仇雠(chóu):仇人。 ⑤急:急刻,严峻苛刻。
《战国策•秦策一》
(1)解释下列加点词。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
②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
③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3)根据文段内容,完成下面题目。
①商鞅变法给秦国带来了怎样的变化?请用文中原话回答。
②造成商鞅个人悲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商鞅亡魏入秦
卫鞅亡魏入秦,孝公以为相,封之于商,号曰商君。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①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然刻深②寡恩,特以强服之耳。孝公行之八年,疾且不起,欲传商君,辞不受。孝公已死,惠王代③后,莅政有顷,商君告归。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且夫商君,固大王仇雠④也,愿大王图之。”商君惧诛,欲之魏。秦人禁之曰:“商君之法急⑤。”不得出,穷而还。商君归还,惠王车裂之,而秦人不怜。
【注释】①黥(qíng)劓(yì):与下文的车裂都是古代刑法。 ②刻深:(刑罚)严酷苛刻。 ③代:继承王位。 ④仇雠(chóu):仇人。 ⑤急:急刻,严峻苛刻。
《战国策•秦策一》
(1)解释下列加点词。
| ①卫鞅亡魏入秦 | ___ |
| ②固大王仇雠也 | ___ |
| ③愿大王图之 | ___ |
| ④而秦人不怜 | ___ |
①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
②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
③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3)根据文段内容,完成下面题目。
①商鞅变法给秦国带来了怎样的变化?请用文中原话回答。
②造成商鞅个人悲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
①卫鞅从魏国逃往秦国.亡:逃到;
②那商君本来就是大王的仇敌啊!固:本来;
③希望大王对他采取措施.图:对付;
④而秦国人并不哀怜他.怜:同情.
(2)本题考查翻译句子.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义为辅.
①句中重点词语有:主:认主;反:反而.句意为:商鞅反为人主,而大王反变为人臣了.
②句中重点词语有:危:危险;左右:周围的人.句意为:大臣声望太重会危及国家,左右近臣太亲会危及自身.
③句中重点词语有:讳:避讳;强大:有权势的人;私:偏袒.句意为:处罚不回避有权势的人,而且论功行赏,不偏袒自己的亲信.
(3)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及主旨的把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①小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找出相关的语句,进行解答.②小题考查文章主旨,根据内容,概括即可.
①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②施行严刑酷法,缺少仁恩,得罪人太多.
答案:
(1)①逃到;②本来;③对付;④同情.
(2)①商鞅反为人主,而大王反变为人臣了.
②大臣声望太重会危及国家,左右近臣太亲会危及自身.
③处罚不回避有权势的人,而且论功行赏,不偏袒自己的亲信.
(3)①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②施行严刑酷法,缺少仁恩,得罪人太多.
①卫鞅从魏国逃往秦国.亡:逃到;
②那商君本来就是大王的仇敌啊!固:本来;
③希望大王对他采取措施.图:对付;
④而秦国人并不哀怜他.怜:同情.
(2)本题考查翻译句子.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义为辅.
①句中重点词语有:主:认主;反:反而.句意为:商鞅反为人主,而大王反变为人臣了.
②句中重点词语有:危:危险;左右:周围的人.句意为:大臣声望太重会危及国家,左右近臣太亲会危及自身.
③句中重点词语有:讳:避讳;强大:有权势的人;私:偏袒.句意为:处罚不回避有权势的人,而且论功行赏,不偏袒自己的亲信.
(3)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及主旨的把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①小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找出相关的语句,进行解答.②小题考查文章主旨,根据内容,概括即可.
①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②施行严刑酷法,缺少仁恩,得罪人太多.
答案:
(1)①逃到;②本来;③对付;④同情.
(2)①商鞅反为人主,而大王反变为人臣了.
②大臣声望太重会危及国家,左右近臣太亲会危及自身.
③处罚不回避有权势的人,而且论功行赏,不偏袒自己的亲信.
(3)①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②施行严刑酷法,缺少仁恩,得罪人太多.
看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列各...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战国时期任用商鞅变法的是()A.秦穆公B.秦孝公C.秦惠公D.秦始皇 2020-05-13 …
他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李白评价说:“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他是( 2020-05-13 …
电视剧《商鞅传奇》反映了商鞅离奇的一生,他的一生与秦国关系密切相连,其中与他的一生关系较大的秦国统治 2021-01-13 …
一道历史题有人认为齐桓公任命管仲改革,相地而衰征,秦孝公任命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都促使了土地由 2021-01-16 …
公元前356年开始任用商鞅进行变法的国君是()A.秦穆公B.秦孝公C.秦始皇D.齐桓公 2021-01-18 …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一诗中的“秦王”指的是()A.秦穆公B.秦孝公C 2021-01-18 …
商鞅一生与秦国关系密切,其中与他的一生关系较大的两个统治者是[]A.秦穆公和秦献公B.秦献公和秦孝公 2021-01-18 …
商鞅一生与秦国关系密切,其中与他的一生关系较大的两个统治者是A.秦穆公和秦献公B.秦献公和秦孝公C. 2021-01-18 …
支持商鞅变法的秦国国君是A.秦襄公B.秦穆公C.秦孝公D.秦献公 2021-01-18 …
支持商鞅变法的秦国国君是A.秦襄公B.秦穆公C.秦孝公D.秦献公 2021-0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