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陈公神道碑铭曾巩公讳世卿,字光远,南剑州沙县人也。公为儿时,书木叶为诗,其父见之大惊,遂使学,以笃志闻于乡。中雍熙二年进士,为衡州军事推官,改静安军节度推官。王小

题目详情
陈公神道碑铭
曾巩
公讳世卿,字光远,南剑州沙县人也。公为儿时,书木叶为诗,其父见之大惊,遂使学,以笃志闻于乡。中雍熙二年进士,为衡州军事推官,改静安军节度推官。王小波、李顺盗蜀,州县多不能保,东围静安,公应变,为箭笴兵械城守之具百余万,约其属分城守之。围既久不解,分城者疑惧意懈,出语动公,公以义谯数勉之。而间谓州长张雍日:“此属留之则溃人心,纵之使求外兵,则两全。”雍听其言。盗数万人围静安八十日,公奋励距敌,射其裨将一人,应手死。又射至数百人,无不辄死。盗以故不敢迫。而外兵来救,乃卒解静安之围。事闻,即其军,以公为掌书记,父丧不许去官。自宋兴小吏势,盗起往往转掠数百千里,吏辄弃城走。及公之保静安,则若吏力皆可以有为者。然公之于此时。盖亦易无为有,以少胜众,此材智烈丈夫之所为。小拘常见之人.亦安能责其此出哉?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王小波、李顺 蜀(叛乱) B.约其 分城守之(下属)
C. 之使求外兵(纵然) D.父丧不许 官(离职)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书木叶 诗不足 外人道也
B.公 义谯数勉之域民不 封疆之界
C. 外兵来救呼尔 与之
D.然公 于此时吾知子 所以距我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其父见之大惊,遂使学,以笃志闻于乡。
②小拘常见之人.亦安能责其此出哉?
小题4:陈公卿是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意谈谈。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C    
小题2:B  D
小题3: ①他的父亲看到这件事后非常吃惊,就让他去学习,凭借专心致志而闻名乡里。
②拘守小节见解平常的人,又怎么能够要求他们做到这些呢?
小题4:陈公卿是一个有勇有谋的人。



点评:平时学习中,对于文言实词、虚词,尤其是其中的多义词要多加比较,知道它有几个意思,并分别举出例句,积累下来。遇到多义的文言词语后一定要加以联想,想一想在其它句子中该词是什么意思,这样熟能生巧。考试时再遇到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区别开了。
小题3:试题分析:“遂”是“于是”的意思,“以”是“凭借”的意思,“笃”是“认真”的意思,“于”是”在“的意思。除了这几个关键字外,还要注意整个句子在翻译时的完整性与完整性。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翻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对于学生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信”(准确无误)和“达”(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因为中考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
小题4:试题分析:从他与下属约定分守城池的一部分、把劝降的人放出去让他们寻求外援军队看出他的谋略,从他奋勇抵抗敌兵,射中敌人裨将一名,又射中几百人看出他的勇猛。
点评:根据文章的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关键在于抓住文中有关人物的典型事例,根据事例来分析人物形象即可。
看了 陈公神道碑铭曾巩公讳世卿,字...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已知A、B两地相距s千米,王刚从A地往B地需要m小时,赵军从B地往A地需要n小时,他们同时出发,相  2020-04-26 …

明太祖时,废丞相,撤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清雍正帝时,设军机处,由皇帝选调亲信组  2020-05-13 …

王军从甲地到乙地,去时每小时走6千米,回来时每小时走9千米,来会共用5小时.王军来回共用了多少千米  2020-05-21 …

A军以24千米/小时的速度追击敌人,当A军到达某地时,得知敌人已于2小时前从此逃跑,已知敌人逃跑的  2020-05-23 …

解放军叔叔进行野外行军拉练,行军路程是6千米,规定到达时间是1小时15分钟.平均每小时行军千米.  2020-06-24 …

一辆客车从纳雍开往贵阳,每小时行驶30千米,8小时到达贵阳客车站;回来时,每小时行驶24千米,几小时  2020-11-13 …

发过来半小时之内发过来1小时之内发过来急武警部队进行军事演练,第一天行军5小时,第二天比第一天少行4  2020-11-22 …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某武警官宾急行军,计划每小时行军12千米,可按时到达目的地.现在要提前到达,需将数  2020-11-22 …

军训中,队伍以3.6千米/小时的速度从军部出发.1小时后,军部派一名通讯员跑步给队伍送通知,若通讯员  2020-12-10 …

某部队急行军,计划每小时行军14千米,可按时到达目的地.现在要提前到达,部队的行军  2020-12-17 …